聽著猴子的解釋,唐三藏放鬆之餘,看著眼前搖搖晃晃地飄飛著的金鐃,眼神倒是有些怪異了起來。
這玩意……怎麼越看越像是記憶之中的“飛碟”了?
除了金澄澄的之外,要是稍微加點塗裝,還當真是有著**分相似。
而金鐃之中,猴子有些艱難地控製著筋鬥雲之餘,開口問道。“師父,你要不要到俺老孫上麵坐坐?這幾天勞煩師父辛苦,到俺老孫才是了。”
坐飛碟?
算了,或是前世那淺薄的記憶影響,唐三藏總覺得有些怪異,倒沒有答應下來,轉而將白龍馬身上的行李都放到了金鐃之上後,自己則是跨坐到了白龍馬的背上。
唐三藏又非是愚笨之人,坐到那硬邦邦的金鐃之上,哪裡有坐到白龍馬身上來得香?
“好了,悟空,我們繼續下山吧。”
唐三藏整理了一番身上的僧袍,兩腿一夾白龍馬,白龍馬知趣地自行動了起來,帶著唐三藏向著山腳下走去。
而猴子勉力操縱著金鐃則是飄飛在後麵,偶爾搖搖晃晃地東碰一下,西磕一番,倒是撞碎了不少土石。
“悟空,你還行嗎?不然還是讓為師舉走你走吧?”唐三藏關心地問道。
金鐃之內,猴子咬著牙,死命地操縱著筋鬥雲,勉力地開口答道。“沒事。”
正如之前所說的那般,這看著宛如轎車大小的金鐃,足有三五座山脈那般沉重,而被困在其中的猴子全憑著以神通法力操縱著筋鬥雲來承載這個重量,壓力不可謂不大。
也幸得猴子這段時間成長了不少,特彆是隨著上一次那舍利子之內的金蟬沒入額頭之後,猴子總覺得自己似乎出現了什麼變化,神通法力倒是再度精進了不少。
否則換做了曾經被銀角大王以神通“移山倒海”挪移了四座山脈短暫鎮壓得動彈不得的猴子,怕是想要硬生生憑借著“筋鬥雲”帶動這金鐃怕是幾乎不可能做到。
而即便如此,猴子勉強地承載著金鐃,也難免有些搖搖晃晃的,如同喝醉酒了一般磕碰不斷。
對此,唐三藏一連再度問了猴子好幾次是否需要自己幫忙,結果都被猴子堅定地推了回來之後,唐三藏也沒有勉強的意思。
說到底,這金鐃也就是粗略三五座小山脈的重量,與曾經鎮壓住猴子的“峨眉山”、“泰山”、“須彌山”、“黃山”等巨峰不是一個概念,料想猴子能夠輕鬆抵得住。
一念至此,唐三藏也便任由著這個有些執拗的猴子去了,自己則是更多地將注意力分散到彆處去了。
“這山道,且慢慢走……”
騎著白龍馬的唐三藏,沒有匆匆地直奔山腳而去。
對於唐三藏而言,順從地走著這山道,更多是為了拖延到足夠的時間,且慢慢走就是了。
除了狀況不明,讓唐三藏頗為擔心的三聖母楊嬋之外,落在了佛教暗中指使的妖王手中的豬八戒和沙僧,唐三藏倒是沒有絲毫擔心。
非是唐三藏不擔心佛教暗中對著豬八戒和沙僧動手動腳,而是經曆了那麼多年的西行之路,多次感受過功德氣運的唐三藏明白,與自己、猴子相比,豬八戒和沙僧的重要性的確低得多,或許也稱得上不可或缺,但還不值得佛教大費周章地對他們動什麼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