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阿父阿母的確在張羅他娶太子妃一事,他年紀也不小了,再有一年便及冠。如今先把親事定下,等及了冠再成親,時間上也不耽誤。
至於娶哪家姑娘為太子妃,雁奴聽父母安排。
“阿兄,聽說你要娶嫂嫂了?”鳳凰和掌珠得知阿兄來了棲鳳宮後,都第一時間往雁奴這邊跑來。
雁奴一手一個,扶著二人說:“隻是父皇母後有這個意思,還沒定。”
掌珠眨巴眼睛,繼續問:“阿兄娶妃,那日後阿兄和嫂嫂就像是阿父阿母那樣嗎?”
“對啊。”雁奴笑著說,“成了親就是夫妻了,就像父皇母後那樣。”
“不好!”掌珠跺腳,“一點都不好。”
“為什麼呢?”雁奴耐心問。
掌珠說:“父皇母後近來越發愛躲著我和鳳凰哥哥,他們自己偷摸摸出宮去玩。若是阿兄娶了嫂嫂後,是不是也會不喜歡我和鳳凰了?”
聽掌珠這樣說,雁奴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來。
幾年前時,阿父阿母就和他商量過了。說是等他及了冠,娶了太子妃後,阿父就會把這個天下徹底交到他手上,然後他會帶著阿母去過阿母向往的生活。
雁奴是從幾歲開始就跟在阿母身邊長大的,他和阿母一起的日子,比弟弟妹妹要長很多。所以,對阿母的追求和向往,他也十分理解。
他們這樣做,他沒有意見。
隻是,想著這個期限快要到了,雁奴心中總歸是不舍的。
而且他還不知道,屆時父母攜手遊天下,鳳凰和掌珠是不是要一起帶走。若是這二人也走的話,那麼這深宮中就隻剩下他一個了,未免孤獨。
可若是他們不帶鳳凰和掌珠一起出門,他們二人還這麼小就要和父母分彆,未免又太殘忍。
所以,暫時安撫好一雙弟妹後,等晚上弟弟妹妹玩累了先歇下的時候,雁奴主動去找父皇母後談了此事。
雁奴所擔心之處,也正是李鄴徐杏夫婦近來糾結之處。
尤其是李鄴,想著一雙兒女還那麼小,才五六歲大,就要和父母分彆好一段時間,不免心疼。
但心疼歸心疼,既是早就決定好的事,臨到跟前,也不會有什麼變化。
李鄴說:“我和你阿母也不是走了就不回來了,日後肯定是常常要回京來的。至於鳳凰和珠珠……這得遵從他們二人自己的意見。若是他們願意跟我們走,就帶上。若是不願,就留他們在宮裡,由你照看著。”
雁奴點頭:“這樣甚好。”
李鄴夫婦在幾家公卿大臣中千挑萬選,最終挑中了幾個論品論貌論德都十分不錯的女子。擇了個良辰吉日,宣了這些姑娘入宮來,讓雁奴親自相看。
雁奴如今忙於朝政,其實對未來妻子該是什麼樣的人,他自己心中也沒有一個定數。
他生身母親和如今的阿母,都是十分好的女子,可她們二人卻是截然不同的人。這兩個女子,一個活在他的心中,一個就在他身邊,都是他十分敬重的人。
他有時候會想,若二位母親同時出現在阿父麵前,又隻能擇一個的話,阿父會選誰?
就如他現在猶疑不決一樣,因為他也不知道,麵前的這些陌生女子,到底誰才是能同他一起攜手走下去的那個人。
他定不下,那就由天來定吧。
雁奴還是那句話:“兒臣婚事,由父母做主。”
當年李鄴娶雁奴生母鄭氏,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後來得遇如今的妻子杏娘,他一直都覺得這是上天對他的恩賜,讓他遇到了一個他打從心裡第一眼瞧見就喜歡的女子。
他這半生為了她所做的一切,他都是心甘情願的。
甚至包括他在盛年時退位,選擇和她同遊天下。
他想放肆一回。
但身為從小在公爵府長大的嫡長子,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娶妻要娶賢德,娶身份,更是娶女方背後的家世……所以李鄴心中清楚的知道,給兒子挑選太子妃,是要照著他生母--當年鄭氏的標準去選的。
說他自私也好,無情也罷。隻有早早定下太子妃人選,親眼看著兒子成親,他才能放心把朝政大權交到他手上,才能自此毫無牽掛的攜手妻子出去過她想要的那種生活。
未來的帝王要日理萬機,未來的皇後要掌管六宮。夫妻各司其職,方能成國泰民安之穩象。
諸貴女入宮參選,太子卻遲遲未做決定。
晚上時,等外命婦們攜諸貴女離宮後,徐杏則對李鄴說:“我看今日在場的,似乎都沒有雁奴特彆喜歡的。不如,再等一兩年再定親事?”
李鄴說:“十九歲,其實不小了。”想了想,李鄴琢磨著道,“許是雁奴見了你我間的感情,倒有些不能接受盲婚啞嫁。或許他也想著,要尋個一生摯愛。沒事,我尋機會再找他好好談一談。”
雁奴回去後,也同樣想了很多。
他知道,他身為儲君,未來的帝王,是不能由著自己性子來的。既然他要肩負著整個天下,那麼,他的所有都必須是臣民的。
包括他的婚姻,他的幸福,以及他對“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期盼。娶一個他愛,也愛他的女子,平平淡淡恩恩愛愛過此一生。
但他很理智的明白,若生在普通人家,或許他可以有這樣的奢望。但生在帝王之家,他是不可以的。
再說,這世間又哪有那麼多的天定良緣?阿父阿母能遇到,也許是他們二人前世修來的福分。
這輩子,他既是帝王命,那他便要做一個像模像樣的帝王,凡事皆以大局為重。
所以,很快想通了的雁奴,次日一早再去棲鳳宮拜見父皇母後時,就選定了太子妃人選。
“兒臣想娶孫氏女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