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結束, 祝慈在戛納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這個晚上,她久違地做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夢。
夢裡她跟在一個麵目模糊的女孩子身邊,看著她求學、工作、參加革命, 還遇到了誌同道合的戰友, 獨立自主地做出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決定。
就算看不清她的臉, 祝慈冥冥中也知道,她就是那個在電影結束後安然活在平行時空裡的時珠雲, 她有了另外一番際遇,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這一次,夢裡的祝慈心中沒有了焦慮、急躁, 而是覺得無比安心,就像是和一位生活圓滿的朋友告彆。
醒來以後,祝慈靠在床頭看向窗外蔚藍的海麵, 感到前所未有的舒暢。
欣賞過完整的《滬商》, 她終於在心理上和時珠雲徹徹底底斷開了。
享受了一小會兒靜謐的清晨, 廖荃發信息問她醒了沒有,說有臨時的采訪邀約,需要她決定要不要接下。
首映過後,第一時間看過電影的記者們對影片質量和演員的表現已經有了評判,沒搶到票的媒體照樣消息靈通, 有自己的渠道。
祝慈將一部內容龐大、近乎於自傳體的曆史電影詮釋得格外動人,獨自撐起七成戲份,對人物的深入理解毫不遜色於其他入圍者中閱曆豐富的女演員們,這本身就是個奇跡。
祝慈憑借自己在電影裡的獨特魅力一躍成為了獲獎大熱門選手,嗅覺靈敏的記者們自然蜂擁而上, 想要從她這裡挖到一些大新聞。
“醒了,大家都來我房裡吧,叫點早餐,邊吃邊說。”即便一睜眼就要工作,祝慈的心情依舊很好。
過了一陣兒,祝慈的套房裡便擺上了豐富的早餐和各種化妝工具、搭配好的小禮服穿搭。
團隊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開始為祝慈打理今天的造型。
祝慈看過廖荃手裡的備忘錄,選了兩家比較立場中立、時長控製在半小時以內的時報,分彆安排在今天下午和明天接受采訪。
祝慈特意沒有把行程製定得特彆緊湊,她準備趁著這幾天稍有空閒,爭取把主競賽的所有影片都看一遍。
對她來說,戛納不隻是影星的名利場,同樣也是極其難得的學習機會,全世界今年最優秀的電影和專業影評人都彙聚在這裡,如果不抓緊時間取長補短,豈不是白來了嗎。
祝慈可以安心做一個電影愛好者,廖荃和遠在國內的其他工作人員在這幾天卻無比忙碌。
她們要加急修好祝慈在戛納的一批批活動圖、私服照,監督媒體的采訪問題,連線宣傳團隊鋪設通稿為祝慈的入圍造勢。
華語電影已經很久沒有在戛納有所收獲了,就算是十年前的黃金年代,最輝煌的還是導演們,如果作品本身或者導演獲獎,那演員個人獎可就懸了。
這可是各國最優秀的一批電影在激烈廝殺,因此哪怕網友們都在期待《滬商》為國爭光,祝慈的團隊卻不敢提前鎖定任何一個獎項,時刻拿捏著通稿的尺度,就怕會遭到反噬。
祝慈風頭正盛,其他大花自然也不想看到她彎道超車,完成躍遷,所以最近網上多出一大批來路不明的賬號,對祝慈不是極儘捧殺,就是瘋狂抹黑,這些都得做出應對。
加上兩地存在時差,工作人員們時常熬著夜在開線上會議。
他們還針對獲獎情況做出了七八版預案,就為了在頒獎禮後第一時間掌控輿論風向。
在這期間,祝慈還短暫地離開戛納兩天,到巴黎為她代言的品牌Rosella拍攝今年的全線廣告。
經過為期12天的數場展映,閉幕式前一天,評委們切斷與外界的聯係,進行集中討論和投票。
這一屆的評委會成員中,來自亞洲地區的隻有兩位,而根據過往獲獎片單來看,評委們是會在一定程度上為自己所屬地區的電影儘力撕獎的。
哪怕主席擁有決定權,但如果評委能說服其他人,對最終結果還是具有導向性的。
這一次,評委未必會偏向他們,《滬商》的主題也不像其他入圍電影那樣深刻,說實話,《滬商》能否博得評委會主席的青睞,祝慈其實心裡沒底。
懷著複雜的心情,祝慈踏上了閉幕式紅毯。
最後一場紅毯,她穿了一條簡潔大方又不失莊重的單肩黑色魚尾長裙,僅靠翡翠綠的耳飾和項鏈做點綴,高挑的身材兼具剛柔之美,明眸皓齒,婉約端莊,又一次吸引了眾多攝影師的關注。
走進頒獎典禮現場,空曠的場地和黑壓壓一片已經入座的電影人,都讓祝慈呼吸亂了幾拍。
也許是察覺到了她的緊張,孫懷英拍了拍她搭在自己臂彎裡的手背,無聲地安撫著。
祝慈回了他一個淺淺的微笑,跟著處變不驚的導演落座。
頒獎禮全程並不會很長,最多一個小時也就結束了,因為主競賽單元的獎項一共才八個,而且最佳男女主角的頒發很靠前,這一點倒是對入圍者的心臟比較友好,不必忍受太久的折磨。
在大家陸續入場落座之後,很快,頒獎典禮正式開始。
開場的是金攝影機獎和短片單元獎項,看著獲獎者一個個走上台發表獲獎感言,祝慈握緊了手指。
她早已經把《滬商》的英文名和法語名記得清清楚楚,每一個獎項都豎起耳朵認真聽著,生怕會錯過。
之後是最佳編劇和評審團獎,這兩個分彆頒給了韓國的《罪證》和德國的《奎因·泰勒》。
越往後,獎項越重量級,而且戛納極少將重要獎項都頒給同一部電影,正常情況下一部電影隻會出現一個獎項。
“接下來將要頒發的是最佳女主角獎。”主持人示意評委會主席讀出獲獎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