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橫店體驗 7月份的浙江氣……(2 / 2)

張欣被逗笑了,她吩咐了那個不知所措的男生幾句,對祝爸祝媽說:“你們好,我叫張欣,是《大明王朝》劇組的選角導演。您二位是這位小朋友的家長吧?可以找個地方聊一聊嗎?”

直到坐在樓下水吧的卡座裡,兩人還是懵懵的。張欣詢問了他們的口味,點了三杯咖啡,給祝慈額外準備了一杯牛奶。

她把助理準備好的合同擺到祝爸祝媽麵前,說:“多餘的話就不說了,我們這部戲有個小女孩的角色臨時出了意外,沒辦法過來,下午就要開拍,時間比較緊張,您的孩子如果能來救場的話,我們會非常感謝,上一個演員給的違約金我這可以一並加在給孩子的片酬裡。”

祝爸和祝媽對視了一眼,又看了看祝慈期待的眼神,無奈道:“我家孩子比較有主見,這個事兒她覺得好就行。我們就想問問,要拍的戲危不危險,我們可以陪著對吧?”

張欣聞言鬆了口氣,她推了推桌上的文件,笑著說:“你們放心,台詞隻有三句,不難記。我們隻拍一個下午,都是文戲,家長可以全程陪同。”

祝慈拿過合同翻看起來,是比較簡陋的格式合同,沒什麼大問題,已經比一般劇組要強了,畢竟相當一部分劇組並不會給一兩場戲的小角色準備合同。

像張欣這樣的選角導演大多時候不會為了一個戲份等同於特約的角色親力親為,能像現在這樣麵談,肯定是不想讓意外影響拍攝進度。

“小朋友,阿姨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呢?”見祝慈看得認真,張欣輕柔問道。

“我叫祝慈,阿姨我們可以加一下聯係方式。”祝慈伸出手腕,向張欣展示她的電話手表。

張欣沒有敷衍,認真備注了她的名字,然後拿出筆問:“那我們現在可以簽合同了,之後需要馬上去現場上妝,在路上我會跟你講一下待會兒具體演什麼,好嗎?”

祝慈利索地簽了自己的名字,飛快地回到房間換下衣服,帶著爸媽上了車。

開車的是剛剛被張欣罵過的年輕男人,實習助理,這個角色之前的演員由他負責對接,結果沒想到小孩突然生病,他經驗不足沒有其他演員備選,才被祝慈撿了漏。

張欣抽出薄薄一張紙遞給了祝慈,她說:“你要演的是劇裡一個大官的女兒,就一場戲,你爹被貶回鄉,因為沒有路費,把你給賣了,需要哭得慘一點,台詞都標注出來了。”

祝慈看著這張“劇本”,官員名叫曾秉正,女兒叫曾元娘,整篇隻有幾句對話,而她的詞確實簡單,基本是不停地喊爹爹,夾雜一句“娘救我”,不過有些東西劇本上沒有寫。

她沉思幾分鐘,抬頭問道:“戲裡的爹以前對他的女兒好嗎?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張欣想了一下,說:“我們這部劇主要都是朝堂戲,對他們和家人的相處著墨不多。隻能說曾秉正是一個有名的清官,他的職務是巡查百官,抓他們的錯處向皇帝打小報告,最後因為直言不諱惹了皇帝的厭惡,才被貶。”

祝慈還想再問什麼,片場已經到了。

一下車,張欣就展現了她風風火火的一麵。曆史大劇需要的群演數量是巨大的,好幾個工作人員一看到她就上前彙報工作,張欣隻好讓助理帶他們去化妝間。

化妝間設置在一間大殿裡,一路上到處都是機器和各種線路,非常雜亂。演員們卷起戲服,坐在小馬紮上吃盒飯,飯菜味和衣服上的汗臭味混合,衝擊感十分強烈。

祝慈一家人第一次來片場,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到什麼都好奇。

進了化妝間,有五六個化妝師正在忙碌,助理把祝慈托付給其中一位,囑咐好待會兒過來接她之後,就離開了。

化妝師姐姐看著二十來歲,年紀不大,把祝慈摁在鏡子前,查找了一下通告單,很快便開始著手做發型。

“小朋友第一次拍戲嗎,以前沒見過你。”化妝師閒聊著,手上的動作卻不見慢,一雙手上下翻飛,很快紮出兩根簡單的辮子。

祝慈羞澀地笑笑:“是呀姐姐,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怕弄砸了。”

弄完了發型,化妝師捏捏她的臉蛋,輕輕拍粉,說:“你這場是B組,王導人挺好說話的,就是慢工出細活,你要是沒開竅呀,他能給你磨到晚上。”

祝慈一聽這話,有點惴惴不安,畢竟是兩輩子頭一次正經拍戲。以前作為觀眾可以大肆評判,輪到自己演了,才知道入門也不是容易的。

“好了,年輕就是好,都不用怎麼化。”化妝師又幫著祝慈換好衣服,一個怯生生的明朝小娘子出現了。

祝慈的眼睛長得極好,黑白分明,水潤透亮,哪怕穿著被貶後的簡陋布衣,也隻會惹人憐愛。

“下午第二場的,集合了!”助理過來喊人,祝慈顧不得緊張,連忙招呼爸媽跟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