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婧看他們一來一回地客氣,笑著打斷:“行了行了,小小年紀都這麼官方,等開機拍上幾天就熟了。”
她夾了一筷子牛肉,邊吃邊說:“咱們這個劇呢,小慈會比較辛苦,打戲和馬上戲不少。我看你微博發過照片,學騎馬了吧?”
“學了,黃導。”祝慈放下筷子,“現在可以單手持韁、控馬,也可以在奔跑過程中上半身使用武器。”
“好!你這孩子做事認真細致,我放心。”
黃嘉婧壓低聲音說:“現在上星劇競爭激烈,不過呢我在努力爭取。所以拍攝時要求會比較嚴格,希望你們不要介意,都是為了作品。”
祝慈和徐策都配合地點頭:“知道了,黃導。”
黃嘉婧放下心來,跨行執導古裝劇,對她來說壓力不小。兩位主角粉絲都不少,她怕他們性子驕矜,目下無塵,到時候難以管理。現在看來好歹麵上過得去,是個好兆頭。
吃完飯,三人又在門口客氣幾句,才各自離去,這一幕自然被蹲守的狗仔拍到,發了出去。
“@吃瓜汪汪弟:祝慈、徐策橫店聚餐,這是要有新戲合作了嗎?[動圖×2]”
這個號流量比較大,平均每條微博點讚都會上千。評論數看相關明星的咖位,火一點的幾百上千,糊糊也就幾十條。
這條發出去後,先是徐策的粉絲零零散散地評論“抱走不約”,後來“慈母”們蜂擁而至,一會兒功夫便多出五百多條,徐策的粉絲瞬間被熱評壓了下去:
“新鮮慈妹!(仰天長嘯)(揪住汪汪弟衣領)還有沒有!都放出來!”
“妹寶私下看著很不好惹啊(超小聲),禦姐好耶!”
“橫店勞模啊慈,怎麼又去了。”
“很好,美女給我無縫進組,一年拍它八部戲!你累一點沒關係,不能讓觀眾沒戲看啊[狗頭]”
狗仔本來想往緋聞上引導,沒想到祝慈的粉絲這麼能叭叭,還都是活人,不用常見的控評話術,硬是在評論區聊了起來。
也有路人被熱鬨吸引,詢問是要拍什麼戲。
祝慈的老粉早在“@小慈觀察日記”這個號的日常裡扒出了蛛絲馬跡,奈何還沒官宣,不好大張旗鼓地宣揚,隻好隱晦地說:“是古裝戲哦,小慈還有一部仙俠存貨,謝謝關注!”
祝慈準備回家好好休息,養精蓄銳。
租的房子麵積挺大,祝慈住主臥,高妍和張靈雅一人一間次臥,孫叔住附近的酒店。
洗漱完畢,去掉一身的火鍋味兒,反鎖臥室門,祝慈先進係統空間做了個全身護理。
機械手輕柔地幫她按摩每一寸皮膚,並不刺眼的紅光籠罩全身,輔助護膚品的吸收。
祝慈戴著眼罩昏昏欲睡。
明天試妝,後天正式開機,需要有個好狀態去應對。
做完護理,祝慈又進自習室完成了今日的學習任務,寫了兩篇老師布置的小論文。
趕在十二點前睡下,第二天早早起床。
張靈雅是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祝慈的食譜在她手下總能做得色香味俱全,還用可愛的餐具保溫,看著心情都好一些。
簡單護個膚,塗上防曬,祝慈便帶著兩個助理出門上班。
孫叔已經提前把房車停在了第一個拍攝地附近的露營地,其他演員的房車也在這裡,到時候換裝什麼的都很方便。
這一次,祝慈的造型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幾套。造型師姐姐拿出平板給她看,向下劃都看不到頭,粗略估計有二百多套。
這些也不需要她全都試穿,已經有身高體重以及體型和她差不多的模特提前試好,劇組會把衣服搭配好編號,每個場景穿什麼統籌那邊都是有數的,免得接不上戲。
祝慈今天的任務是試一些有代表性的妝造,或者導演看過模特後覺得不太合適的搭配,進行最終確定。
《春和景明》評級雖然是A,但劇組的用心程度體現在方方麵麵。
黃嘉婧說投資難拉,從造型上就能看出來。所有戲服都不是廉價的皺巴巴的麵料,蕭月柔的頭飾也不是簡單噴漆,工藝足以以假亂真。
據說大頭的錢都花在了造景、道具和妝造上,力求真實和質感。
看來黃導也是一位野心家,她想把轉型的第一部劇打響名頭。
蕭月柔前期的打扮是富貴花,怎麼華麗怎麼來。不過這些首飾都暗藏玄機,造型師姐姐給祝慈演示了一下,手鐲是中空的,步搖可以抽出一米鋼絲,簪子拔開是一把小劍,數一數這麼多首飾,一多半都是暗器。
祝慈愛不釋手,挑花了眼:“這也太帥了吧!”
小姐姐捂嘴笑:“開拍前我們會告訴你用途的。”
化妝師給她的妝容美得很張揚,雪膚紅唇,顧盼生輝,活脫脫一個備受寵愛的富家大小姐。
拍定妝照的時候,黃嘉婧止不住得誇讚:“哎呀,這不就是蕭月柔從劇本裡鑽出來了嘛!”
換到錦衣衛的造型,發型是簡單的高馬尾,妝容就要更淡一些,但沒有大改,畢竟也不是女扮男裝,主要靠祝慈自己切換氣質和眼神來區分兩種身份。
製服沒有一味地照搬曆史,而是在細微處做了改動,使之更貼合祝慈的身形。
黃嘉婧本來不太滿意模特穿這身的表現,看到祝慈後馬上拍板定了這套,實在是太清俊了,效果很好。
徐策前期的造型就簡單多了,主要是病懨懨的妝容和不離身的輪椅,據說他專門為這個角色瘦了二十斤,所以那麼高的個子坐在輪椅上也不違和。
導演倒也沒有厚此薄彼,到了謀士身份,徐策的衣服就多了起來,以青白二色的長袍為主,翩翩公子,儀表堂堂。
忙活了整整一天,造型才確認完畢,因為除了他們還有其他配角也在定妝。
看到他們祝慈就想起當初拍《宮闕》的時候,小小年紀,獨自一人完成所有流程,竟然也過去這麼久了。
回到房車上簡單吃了點東西,再喝口水潤潤喉。
張靈雅拿著備忘錄過來說道:“慈姐,場務說明天開機先拍大婚的戲,群演多,可能要磨幾天,叮囑我們讓您今天好好休息。”
祝慈無奈,張靈雅大學剛畢業,比她大四五歲,她本想糾正她對自己的稱呼,不過廖荃讓祝慈習慣。
她說做為工作室的老板,在員工麵前還是要有點區分,不然時間長了,有的人會慢慢輕視她,甚至欺上瞞下,左右她的做法。
祝慈隻好儘量忽視這個稱呼,好在張靈雅其他工作都完成得很好,她慢慢也不彆扭了。
“幫我拿一下劇本吧小雅。”祝慈想趁著休息的時候再記記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