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讓團隊調查合作演員的風評和黑曆史, 其他的祝慈一般不會太關注。選演員總歸是製片方的工作,隻要拍戲時能好好配合,她都無所謂。
崔潤和比她大一屆, 過了這個暑假就要大四, 在中藝的眾多明星學生中沒有很大的名氣, 但他比較會規劃。
他的外形不是現在流行的花美男長相, 但勝在端莊正氣, 雖然不適合走流量路線積累粉絲,正劇圈子卻很喜歡, 陸續拍了兩部質量還算不錯的抗戰劇,這才入了天益的眼。
因為兩人都是在校生, 忙著準備期末考試, 統籌就把他們的戲份安排得靠後了些。
要在考完試趕最近的一班飛機進組, 恰巧碰見的概率就大了許多。
祝慈是在給幾位乘客簽完名後, 被張靈雅提醒了一下,才看到崔潤和。
他性格比較沉默,不像是那種八麵玲瓏的人, 恰巧祝慈除了工作之外,私下裡也內向不愛社交,兩人便隻是微笑著點點頭, 便各乾各的,沒有搭話。
張靈雅和對方的助理倒是互加了微信, 方便以後工作上的交流。
還沒起飛,祝慈就沉浸在了工作中。
她拿出了筆記本和劇本,戴上耳機,邊聽自己提前錄下的台詞練習片段,邊反複琢磨接下來幾天通告單上的戲份, 在旁邊標注一些重點的靈感。
兩個小時左右的航程,對她來說是難得的可以不被打擾,全心全意輸入的學習時間。
崔潤和也在默默觀察她。
祝慈在中藝可以說是風雲人物,不光同學們愛討論她,老師們也把她當做香餑餑,時常會在課上拿她的表演片段當範例。
崔潤和雖說是她的學長,但在圈內,以成就論英雄。祝慈能不滿二十就火起來,還成功打破壁壘,進入正劇賽道,在劇組的話語權就肯定要比他強。
他有點害怕跟這樣的女演員相處,因為之前的很多次試戲,他都被劇方用差不多的理由拒絕,“女主角不太滿意你的長相”、“導演覺得你不太容易和女主搭出CP感”、“我們需要一個有流量的男藝人”等等。
從接到《人間百味》,得知女主角是炙手可熱的祝慈時,崔潤和就陷入了惶恐。
他不想再一次丟掉機會,一邊分析角色,不停地請教老師,一邊焦慮不安,生怕哪天劇組會突然通知他換人。
不過看到祝慈在飛機上全程安靜認真地讀劇本,他一直焦躁的心情平複了一些。
多想無益,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紅的人比你還努力,崔潤和也拿出劇本溫習起來。
飛機落地之後,張靈雅脫下眼罩,利索地收拾好所有物品,打電話聯係孫叔,護著祝慈朝外走去。
劇組眾人都在忙著拍戲,祝慈不想加重他們的負擔,就沒讓場務安排接機,而是自己前往拍攝地。
孫叔很靠譜,早就在接機口等候著。
快要上車的時候,祝慈餘光看到崔潤和帶著助理在旁邊等車,便示意張靈雅去邀請他們一起。
崔潤和的公司規模小,不像祝慈的團隊那麼麵麵俱到,這種異地拍戲往往需要他自行解決出行等一係列問題。
本來他打算坐機場大巴再轉到片場所在的小縣城,但是現在有祝慈的邀請,拒絕顯得有些不通人情世故,而且早點到場也能早點進入拍攝狀態,他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
帶著助理上車後,崔潤和有些拘謹,“謝謝你。”他聲音很小,羞澀的樣子倒是和劇本裡那個看到謝鸞珍就臉紅的趙士森挺貼切。
頭一次見麵,祝慈也不知道和男同事聊什麼,隻好問了些表演上的問題,以及對角色的理解。
同是中藝的學子,兩人都對表演有最起碼的敬畏,聊著聊著,氣氛也鬆快不少。
片場安排在一個建築風格很懷舊的小縣城,孫叔七拐八拐,開了很久才到目的地。
另外一個小助理帶著祝慈的行李去酒店安頓,張靈雅則跟著祝慈直接去找正在工作的劇組眾人,崔潤和見狀連忙跟上,反正他行李不多,稍後再收拾也來得及。
為了還原劇本中煙火氣十足的複興村,道具組刻意找到一處山清水秀的小村莊,按照那個年代的風格細心改造,搭建了不少新場地。
其中謝鸞珍的家因為人口眾多,又是主要場景,是花費了最多心思的一處,所有不起眼道具的擺放都有嚴格的要求。
場上正在拍謝母和鄰居吵架的一場戲,田羽導演在監視器前認真看著,全場除了演員,鴉雀無聲。
祝慈和崔潤和沒有打擾大家的工作狀態,安靜地站在場邊學習老戲骨的表演方式。
“劉姐,你命可真好,村長看上你家二丫頭,要討回去當小兒媳婦呢。”飾演鄰居王嬸的恰好是之前《春和景明》裡蕭月柔的母親,她渾身的氣質與扮演官家夫人時截然不同,把一個心裡嫉妒,說話陰陽怪氣的農村婦女形象表現得恰到好處。
飾演謝母劉雙英的於澤蘭,也是一位母親專業戶,年輕時拿過不少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