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她》能取得這個成績, 實屬爆冷,畢竟在上映前,路人和業內對它的預期普遍是7億左右, 這甚至是比較樂觀的數據。
圈內大大小小的製作公司都在全方位分析這部小成本懸疑片成功的秘訣,企圖複刻。祝慈開頭的兩分鐘“炫技”還被拿到了各大表演院校的課堂上,逐幀講解。
一位比較著名的影評人特意為祝慈寫了一篇長文:
“@傅羅依:早就有粉絲想讓我講一講祝慈, 今天終於抽出空啦。在寫這篇之前,我特意去看了她自《宮闕》以來的所有作品, 不得不說, 祝慈是一位有足夠實力匹配的野心家。
她的接戲思路明顯與其他青年演員不同, 是有規劃的。刑偵、警匪、仙俠、古裝、懸疑, 各個題材都有涉獵,沒有把自己框定在某一類型的舒適區中,每一部戲都在挑戰自我。
其實以她的長相,趁熱打鐵多演幾部扮相漂亮的偶像劇, 一定能暴風吸粉,但她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轉道去拍年代劇, 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一個剛成年的小孩,麵對娛樂圈的紙醉金迷, 始終冷靜堅定地沿著規劃好的路線走, 沒有迷失, 必須要有強大的內心和聰明的頭腦做支撐, 她也確實有這個底氣和實力。
從《宮闕》到《九州》, 祝慈的戲份都不多,但是每一個角色的存在感都非常高,這可不單單是一句人設好就能概括的。而今年, 兩個挑大梁的主角,分屬於電視劇和電影兩個不同的領域,她都詮釋得深入人心,還能讓觀眾買賬,足以說明她在帶觀眾入戲這方麵天賦異稟。
眾所周知,電視劇和電影在表演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許多優秀的演員隻能演好一種,一旦離開TA擅長的領域,馬上水土不服,你能說TA演技不行嗎?但是能在兩個領域都表現突出的演員,一定更有可塑性。
《看不見的她》我在電影院刷過兩遍,也算為票房做了點小小的貢獻,祝慈無數次讓我感歎,真是太會演了。
周忍冬這個角色的人設細品的話其實沒有那麼豐滿,她更像一個具象化的符號,但是在祝慈的飾演下,你會不由自主地跟她同頻共振,這樣在悲劇到來時,我們的情緒才會被帶動到頂峰。
可以說,如果沒有祝慈的演繹,這部電影會遜色許多,也許依然是優秀的懸疑電影,但絕不會有這樣令人矚目的成績。毫無疑問,祝慈是它的靈魂。
在依托互聯網作為載體的時代,截圖式鑒演技成了流行,很多人沒有耐心去品鑒一個角色在戲中的成長,隻是單純看幾個片段就斷定誰演技差、誰演技好。
祝慈之前的戲一直缺乏大幅度的情緒起伏,在這種環境下是比較吃虧的。《看不見的她》補全了這一塊,我敢斷定,沒有誰會不為開場的獨角戲所震撼,這一段表演完全可以入選教材,明年的頒獎禮一定會有她一席之地。
我本人是非常看好祝慈的發展的,不光是認可她的專業能力,也是對這份心性的讚賞,希望她堅守本心,繼續優質創作。(PS.不常看熱搜,祝慈再有作品記得一定要通知我)”
“啊啊啊!老師就是我的嘴替!其實內娛有很多演技好的演員,但是祝慈的個人魅力是無窮的!”
“就算不當演員,小慈也一定會在彆的行業走上巔峰的,她是我見過執行力最強的藝人。”
“行程再滿也要保證每學期成績在全係前十的女人,怎麼可能不成功!”
“看過她的vlog和采訪,為了蕭月柔苦練兩個月騎馬和打戲,為了周忍冬體驗一個月盲人生活,就問內娛誰能做到?”
“自從粉上她,我再也不給自己的懶惰和拖延找借口了,妹寶這麼有天賦還在努力,我在學業上花費的精力不足她的三分之一,太羞愧了。”
……
林遊和祝慈兩個電影新人交出了令投資商滿意的答卷,一下子變成了香餑餑。
如果說《春和景明》的爆火是不同因素組合下產生的巧合,那麼《看不見的她》打出的漂亮翻身仗則讓資本真正把目光投向了祝慈,和她背後的巨大商機。
他們不在乎自己製作的劇品質如何,也沒有多麼崇高的理想,對藝術更是一知半解,但隻要能幫他們賺到錢,那這個演員就是值得拉攏的。
《人間百味》的拍攝還有一個月,祝慈在閉關,拒絕一切外出活動,苦的就是廖荃。
每天她都會收到不同飯局的邀請,多是各大製作公司的高層,或者有獨立組局能力的導演們。
好在現在她不用再做那個不停敬酒的角色,兩年前祝慈的承諾應驗了。
廖荃肩負著篩選新劇本的重任,每一場飯局都認真應對,可是總是不儘人意,十幾天下來難免疲憊。
跟靠譜的劇組合作過,她有些不適應現在圈內聊項目的流程。
有的製片人上來先大吹特吹,保證自己的劇是大IP、大製作,已經被電視台提前選定,可以給祝慈頂格片酬,結果一聊到劇本內容就卡殼,還強調如果祝慈不滿意大可以對人設做出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