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國外現在的流媒體網站流行的是製作完了一次性放出。
“在你眼裡衛楚就這種水平嗎?華景的基本盤肯定不會動,”莫雅嫻表情古怪,“他很喜歡這種模式,不僅是因為他在美利堅學過這方麵的東西,還因為現在的華景需要一個見效最快的項目。”
資金周轉快,效率高,是三邊模式的突出優勢。
“華景有這麼急嗎?”
衛楚對《柴小七》的製作周期要求就挺令李澈意外的,現在都要趕著玩邊拍邊播了。
“說急也不急,不過如果能拿出點不一樣的東西,會讓人對華景更有信心。而且,衛楚不是心血來潮要抓救命稻草,他早就在和各方談這個項目了。”
“如果失敗了呢?”
李澈還挺好奇的,雖然他還指望以後衛楚投自己的劇,但畢竟自己也不在華景了,吃吃瓜也挺好。
“也失去不了更多,就隻是嘗試失敗而已。華景分家後也是家大業大的,失敗個項目遠到不了傷筋動骨的程度。”
莫雅嫻悠閒的喝著咖啡。
“那麼我?”
李澈不覺得莫雅嫻就是叫自己來吃瓜的。
“你那裡有合適的劇本嗎?”
莫雅嫻輕飄飄的問了句,她還挺敢問的。
“衛老板不會跟彆人談了幾個月,劇本都沒寫吧。”
李澈忍不住笑了。
“劇本……不太合適,項目規模上不去。”
要想邊拍邊播,劇本的確是最關鍵的問題。國外的三邊模式,編劇基本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在國內,編劇基本在最底層。
國內其實現在也有邊拍邊播的嘗試,不過都是小打小鬨,絕大部分市場觀眾都沒聽過的那種。
衛楚這是想玩個大的,一口氣吃成個胖子。
那麼在劇本方麵肯定就不會和國外一樣,隻要求五六集的劇本加上後續的故事梗概,估計隻能“先寫邊拍邊播”,對劇本的要求就更高了。
聊到這裡,李澈大概明白衛楚究竟要乾什麼了,他就是想搞個噱頭啊,跟玩金融的炒新概念一樣。
這還不適合從國外買劇本翻拍。
“這麼說的話,我這裡確實有個劇本,挺合適的。隻要華景敢拍,電視台敢播。”
李澈肯定要答應下來,反正最後項目上不上,虧的也不是自己。
“真的?”
莫雅嫻不太敢相信。
聽到李澈選擇退賽後踢館成功的消息時,莫雅嫻就感覺他好像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自信,又總能不讓人失望。隨口問了問,難道真的有驚喜?
“是啊!”李澈笑道,“如果最終項目能夠成功,我這麼厲害,嫻姐是不是就沒必要待在華景了,來我工作室揚帆起航開拓事業嘛。”
“……也不是不行。”
莫雅嫻想了想,應了下來。
如果李澈真有這麼離譜,打起工來也挺有意思吧……
“那就說定了。”
李澈見莫雅嫻鬆口,趕緊趁熱打鐵,這要能拐過來就太賺了!
“那你覺得我現在是想讓這個項目成功,還是不成功?”
莫雅嫻主動開起了玩笑。
“我猜項目失敗了,嫻姐也會來我的工作室。”
李澈笑道。
莫雅嫻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你儘快把劇本準備好,還有今天讓你來的正事。”
“正事?”
給衛楚找劇本原本還不是正事啊。
“明晚有個影視行業的投資人晚會,你要自己做工作室,總要結交更多的人,記得準時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