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過氣明星的反擊從上離婚綜藝開始最新章節!
“我多想看到你,
那依舊燦爛的笑容,
再一次釋放自己,
胸中那燦爛的情感。
我多想告訴你,
嗚~”
李澈的演唱已經結束,直播間裡,已經開始循環播放最開始的畫麵。
有些觀眾離去,但還有很多人留在直播間。
彈幕上的發言幾乎都在聊李澈的專輯,演唱的兩首歌曲,其他歌手的歌也有人談論,雖然少了點兒。
整場直播,同時在線人數的巔峰出現在《七裡香》剛唱完,李澈談話介紹尋音計劃,並引出其他歌手的時侯,在線人數達到了520萬!
即使李澈不再演唱,其他歌手開始唱歌,中間在人數最少的時候,也保持在300萬以上。
這意味著至少有300萬人都聽了尋音計劃中的專輯。
這種曝光率遠比不上一檔音樂綜藝,但是卻簡單高效。整個計劃是為了向歌迷推薦這一批用心做音樂的音樂人。
以直播宣告開始後,接下來閱音會在各場合渠道再推廣他們的歌曲。
對於李澈來說,這是他與閱音的合作,而對於那些歌手,他們與閱音簽的就是賣身契了。
下了直播,李澈和其他幾位歌手一起吃了飯,閱音組織的飯局。
對於李澈這樣一個主業演員,半路跑來做歌手的明星,全場咖位自然是一騎絕塵。
這種在一個場合成為全場焦點,並被所有人吹捧的感覺,李澈並不是很喜歡。
不過現在他已經習慣了這種場合。
即便有些人的吹捧言不由心。
如果有可能,李澈很願意去改變歌壇的現狀,把國內的音樂市場扶上正軌。
可惜道路長且阻。
眼下的華語樂壇不是出現一個不世出的天才,就能帶領整個產業發展繁榮的。
樂壇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變革。
衛楚看不上國內影視行業的“大佬們”故步自封,可比起音樂行業,影視業的大佬們已經做的相當不錯了,至少行業的基本秩序還是搭建了起來的。
音樂行業麼……
國內甚至沒有一個有公信力的榜單,樂評全都是恰爛錢的營銷號,裙帶關係讓稍微有點分量的金曲獎也日漸成為笑話。
頂層的大佬們從來就沒有想過去做起來一個健康的音樂市場,人均喜歡摟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世紀之初,他們把行業的混亂歸於盜版的泛濫,國家對於版權不重視。
可版權時代來了之後呢?
他們就徹底躺平了,或者直接去抱資本的大腿。
如果是在互聯網資本入場之前,李澈還有可能持續刷起來聲望,然後去改變一些事情。
但是現在?
在互聯網資本入場後,各家音樂軟件版權大戰玩的開心,但做的也就停留在買版權辦會員階段。
各平台已經跑馬圈地完畢,單純隻考內容,想與資本抗衡無異於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