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去給你榮師伯加餐。”自打入了夏,京市的氛圍一天比一天緊張,街頭廣場不斷有遊行抗議隊伍,被拘捕的民眾也越來越多,但私底下,不管對小合院的看管還是榮老那處,都反而要寬鬆和緩許多。尤其是管理本院的那個中年老馬,油滑卻有門路。烏年跟他聊了幾回之後,‘托運輸隊’給他弄來了些白麵大米,還有些稀罕的果蔬,這人投桃報李給捅開了一條能去看望榮師伯的小路:每周可以去探望一次。
這可比林星火偷摸的去看好多了,那是能正大光明的帶東西進去的。
“給我師伯?”這玩意吃兩口就能抵九天的飯,先前還為著榮師伯不願活了呢,這會子又促狹興起戲弄起師兄來了。
方同儉翻個白眼,嫌徒弟不機靈,把白白胖胖的新的心尖子林貝果抱的離她遠一點,“用祝餘草煮水,取一兩滴加進飯裡,那麼點量隻能抵個半饑不飽,正好把黃櫨藥丸子停一停。”眼看局勢馬上就要徹底翻轉,要是師兄還是那副黃病秧子的樣子,上頭要給他恢複工作就得有顧慮了,畢竟不能讓堅韌不屈的老同誌把命搭在崗位上吧。
林星火眼一眯:“您自個試過了?”可這幾天烏年做飯,方師父也沒少吃呀。
她繞著老頭轉了一圈,“師父,您好像胖了點兒?”臉盤子都圓潤了些,那種清雋瘦鬆的氣質一下子少了好多,皺紋是更少了,但那股子吳帶當風的名士姿態卻‘低調’了不少。
“怪不得隔壁的嬸子不來了。”
“嗯?”方同儉瞪了小徒弟一眼,他發覺自從那個烏年來之後,丫頭就學壞了。
都說老爺子受歡迎,在不鹹屯時林星火就見識過,但在她心裡最好的不鹹屯說到底仍舊是個鄉下地方,嬸子大娘們見識真的不多,稀罕方師父這樣少見的書生並不奇怪……可方師父回來京市後林星火才真正從巷子裡那些中老年婦女身上明白啥叫‘受歡迎’!跟方師父比起來,她先前引來的那小貓兩隻可真不算什麼。
不說彆的,隻門口站崗的衛兵就能鎮住那些年紀不大的頑主,更彆提“灑金胡同小合院那姑娘力能扛鼎”的傳言說出去之後敢扒大門的子弟就更少了,可大嬸們的熱情能無視一切障礙。自月中林星火回來後,有了借口的婦女們登門更是勤快了,她們或是來叫林星火一起去供銷社搶新到的稀罕貨,或是拿著自家院裡種的一把菜苗換兩顆蔥蒜……也不多留,隻要能透過南書房的玻璃窗子瞅一眼伏案工作的方同儉,那一個個笑的就跟朵花似的。
“阿年!今天早點做飯!”林星火忍著笑衝東廂房喊了一聲,正用猻爪雕琢物件的猻大爺迅速化成人形,應了一聲:“方師父想吃什麼?”
經過幾個月,烏年現在每日能保持六個小時的化形時間,人形時候多在房間外忙活,而進了東廂就化成原形節省恢複妖力。東廂房打通後被布了隔絕陣法,平日林星火也多窩在房裡修煉做事,精怪靈獸們在京待夠了就搭乘慶忌的小車回南山坳,想新鮮了就來幾天,一大家子適應良好。
但就是吧,灑金胡同私底下又傳出來一個消息——
方同儉舉高高,把狐大逗得嘎嘎笑,瞅了一眼卷起袖子穿堂去後院廚房的烏年,低聲跟徒弟道:“這麼個大小夥子,就成天窩家裡?”這後生是能乾,那雙手靈巧的不像話,但凡動手的事情就沒有能難倒他的,也就教過他一回裱糊老手藝,他就學會了,第一次動手就弄得比方同儉這個老講究人還好。
還有什麼金匠銀匠的活更不在話下,方同儉之前最喜歡的一個仿明宣德爐就是這年輕人自個弄出來的。當時方同儉激動的手都抖了,明代宣德爐有鼎、鬲、簋、尊等一百一十七種青銅禮器器型,大多數都沒能留存後世,後人隻能從浩瀚無垠的古書中尋蹤推斷想象,烏年造的那一尊就是方同儉整理自己手劄的時候跟林星火嘮叨的。
林星火對古物沒興趣也不開竅,倒是擅長煉器的烏年跟老頭學的飛快,那些古人智慧結晶和大成工藝給烏年帶來許多靈光,林星火同藥獸新煉出的凝神香配上烏年煉製的法器香爐,居然使黃階上品的香丸有了堪比玄階的效果。
當然了,方同儉稀罕的是那還原度高到嚇人的宣德爐器型,鑄造細膩,鏤空龍鳳紋雲紋、靈性生威的海獸、精致文雅的蓮瓣紋,神韻渾若天成……需知宣德爐重韻味,整體和細節都要耐人觀賞,且包漿溫潤,寶氣內蘊,曆代仿造者無數,但大都有形而無神。但烏年造的這一尊,若非器外底上沒有“大明宣德年製”的銘文,幾能以假亂真。而這,僅僅是因為方同儉的幾句歎息,烏年就能根據古書中簡略到極致的寥寥描述複原出這尊肉好神清的海獸足爐。
儘管心裡門清烏年是個跟小徒弟一樣的“修士”,但方同儉仍然覺得可惜,他的那雙手簡直是無價之寶。況且老頭底氣也挺足的,畢竟自己的徒弟都在為日後弄塊地方種地努力了,這不就是表明修士也並非就是那種“方外隱士”麼。
又想起丫頭的那洋洋灑灑的“種地大業”了,方老頭疼的捏捏眉心,他不是看不起農民,他自己不也乾了十年的農活麼,但他方同儉唯一的弟子為啥一門心思要當個老農呢?而且這丫頭越來越有“小管家婆”的氣勢了,他這當師父的都不自覺服管了——榮師兄叨叨一輩子沒做成的事,神不知鬼不覺的就被丫頭捋順了?
這會子林星火一提他偷偷試祝餘草功效的事,方同儉那股子師父的氣焰就矮了一半,徒弟還振振有詞呢:“是果子不好吃,還是碧粳不和胃口?或者是您牆角那幾重百丈竹不好看不好聞?”這不都是她種出來的麼?
能把豪彘的伴生矮竹種出傳說中鳳鳥取食的“百丈竹”,林星火還是很得意的。百丈竹生的跟一般竹木不同,它的竹節似藕節,自帶清香,生長的極快,嫩竹節可以食用,甜脆生津,跟嫩筍是不同的風味。
方同儉跟紅樓夢裡的林黛玉似的,酷愛竹,林黛玉“愛那幾竿竹子”選了瀟湘館居住,而方同儉卻是愛竹愛梅愛風雅。他手劄中就曾回憶說從前他的居處總要種上幾重竹林,最喜“竿竿翠竹藏幽徑”的意境,父母在時有父母從南請來侍弄竹林的老匠,父母走後有師兄有朋友操心,總能讓他忘記其實京城氣候是不大適合翠竹的。他這一生若走到儘頭,惟願有瀟瀟竹林風聲送彆,就好似昔年父母師兄親朋猶在一般……當然,這是當初下放境遇不好,方同儉偶然寫下的如同遺書的一段文字,後來手劄越寫越多,這段他自己都記不得了,但林星火受他之托記下手劄內容的時候發現了,也就記在了心裡。
老頭其實是個頗灑脫自我的性子,他那比磚頭還厚的手劄,他自己都不耐看,在林星火要給他默出來的時候,方同儉還說:“把有用的默出來就行。”老頭腦子轉的比一般快,他那些正經的學術筆記裡混雜了好些隨想隨記的雜言,這擱在以前出版社主動求他出書的時候,那必然得有一番大動作才行。
這回創作的“政.治任務”的本子更甚,在文化組幾乎要急死的當口完成的,挺厚的一個本子,林星火用了半晚上給老頭整理了出來,隨手記錄的靈感、日記甚至是信手塗抹的畫總共占了五分之四的篇幅,而正兒八經的劇本隻有寥寥數十頁。
方同儉還當著文化組領導的麵拿著兩疊稿子給人比較了看,指著那厚厚一遝,臉不紅氣不喘的表示慢工出細活、精工細作雲雲。當時被方同儉抱在懷裡的狐大的眼睛都瞪圓了,好像才頭一次認識特彆耐心特彆慈愛的方爺爺——那疊薄薄的稿件中,至少有兩幕是方同儉前一日才邊抱著大胖孫女邊趕出來的。
“聽說已經排練出來了。”林星火蹲在後院,張開雙臂等著狐大搖搖晃晃的走過來,“不過那位先生病的很不好,不一定……”能看到這場獻禮表演了。
方同儉操心的彎腰伸開雙手護在小女娃兩側,聞言沉默片刻才道:“看不到也好。”本就是敷衍之作,有什麼好看的。
就算這十年運動再不好過,遭了那麼多的罪受了那麼些的冤枉,在方同儉這些老一輩人的心中,那位仍舊是東方灼灼光輝的紅日,仍舊是尊敬敬愛的領袖。他隻是被親近之人蒙蔽,掀起運動的初心乃至於現在愛民之心,仍舊是好的……
“行了,給你師伯送飯去吧。可憐呐,一個禮拜也就能吃這一頓好的。”方同儉勉強笑笑,扯開話題。近來私底下的局勢轉好,方同儉收到了一封下放戈壁灘好友的遺書,那位好友曾也是個八尺好漢,在杳無人煙的戈壁灘上生生累塌了脊背,積勞成疾冤死異鄉,可好友的信中有追憶有遺憾有歎息亦有憤怒憎惡,言辭激烈,可謂能牽連一大片……但唯獨沒有對那位的怨懟,篇幅最多的還是當初被他接見之時的激動,仍在念叨那握手秒。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