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團長這邊依舊安排人不間斷的種蘑菇,為此,他還想辦法安排人打了幾口深井。
借此東風,淩雲也趁機給自己小區裡打了一口深井。這樣一來,他們小區用水就方便多了。
淩雲讓村裡人把井口用水泥沙石抹的平滑整潔,看著很是乾淨。
為了防止掉落飛蟲雜物,淩雲專門加工了一個合適的井蓋蓋上。
另外,為了方便打水,她還挑了一個大大的綠色變異蘑菇加工成房子罩在井上,然後又裝上一套太陽能發電機,這樣用起來就非常方便了。
最後,找人把抽水機一安裝就完事了。
為了這口深井,淩七爺還專門安排人過去守著。對這個時候的人來說,一口井就是頂頂重要的財產了,可不能疏忽了。
現在,氣溫一日日升高,居民用水就比較麻煩了。以前都是到公共水井那裡去打水,這幾口公共水井是呂團長他們在東西南北幾個方向按位置打的,也夠用了。
但是,這不是高溫天氣嘛,誰都不可能頂個大太陽跑出來打水。真要這樣的話,水沒打到,人就得中暑倒下了。因此,大家隻能在下午太陽落山到早上太陽出來這段時間來打水。
一到這個時候,那人多大烏央烏央的,打水隊伍能排出二裡地去,很多人都打不到水。這就麻煩了!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你幾天不喝水試試?
因此就催生出了一個比較高收入的職業——打井隊。
雖然說大地震摧毀了很多生產工具,但還是有很多完好的被保存下來。比如說這個鑽井機械就有人保存了一套完好無損的。
這人叫趙鋼,也是個聰明人。他看著現在人用水越來越困難,就拉起一支隊伍到處給人打井。
到處給人打井,趙剛的人緣也迅速好了起來。走在大街上到處都有人跟他打招呼,當然內容也是三句話離不開他的職業。
“趙剛,玫瑰小區的井打好了沒?啥時候輪到我們白雲小區啊。”
“快了,你們小區前麵還有三個小區。”
“不對吧,我們吳家鋪小區在他們白雲小區前麵吧?”
“......”
“大家都彆著急,我們打井隊速度很快,很快就到你們小區了,大家都不容易,稍微忍耐一兩天啊。”
趙剛好不容易才應付過去,他擦了擦滿臉的汗,這天可真熱啊。
為了生活更方便一點,有條件的小區都打了至少一口水井。
這種小區一般都是比較大的,而且是一個整體,比如是一個公司或一個大家族沾親帶故的聚在一起住的,這種團體人多往往能湊成一個小區。
他們這種小區一般都有現成的管理者,也都向管理處報備過,大家往往也都比較信服。況且打井這是好事,大家也都積極的很,很容易就打了一口或幾口井。
但是也有的小區想打但是卻沒能打成。這種小區一般都是雜居的,都是不認識的人聚在政府劃分的區域一起住,彼此也沒什麼多深的交情。這些人就打井的事往往就什麼人多人少了費用多寡了扯皮個沒完,打井當然就沒那麼快了。
淩雲沒有參與這股打井的熱潮,她去郊外收糧食去了。
上次跟呂團長他們隊伍收完變異麥子,她又在空地上補種了一些玉米、花生、紅薯之類的糧食,也不知道長的怎麼樣了。
太陽一落山,淩雲就帶著淩風和淩寒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