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廠投入了兩三百萬,這可不是小數目了,如果不賺錢,他們都白乾了。
回去的路上,顧宸把東區那邊的事情說了一下。
目前談的還算是順利,但想完全談完,恐怕要明年年中了。
沈曼對此也不著急,西區明年開春就能讓人進去住了,時間還早。
另外其他兩個區的開發商剛進入初期狀態,冬天就不能乾活了,他們那邊,估計明年才能有具體的進程。
接下來幾天沈曼都在家裡休息,公司廠子的事情都有人處理,再說回來那天需要她的地方都處理完了。
待了好幾天,沈曼這才換上新衣服出門。
天氣慢慢變冷了,冬天的東北風很乾。
開車來到公司,李文婷把這幾天的文件都給送過來了。
“沈總,那個海康公司又打電話過來了,說咱們到底是有什麼門路,他沒給原材料居然還能生產毛毯。”
她說著一臉鬱悶,很顯然被這種煞筆給整惡心了。
沈曼安慰道:“這個社會上什麼人都有,也會遇到比他更過分的人,你得學會適應。”
“以後他們的電話直接掛了就行,沒有合作的公司不需要給麵子。”
那種人,還是少搭理的比較好。
聞言李文婷點頭同意,然後就出去工作了。
處理好文件已經不早了,這邊電話又響了。
電話是高繼偉的秘書打來的,隻是問好而已。
現在西區的開發讓所有人都滿意了,不僅僅是領導滿意,那邊的居民也滿意。
普遍的四層樓高,對老年人也友好。
雖說還想建更高的,但這些都是回遷樓,太高了有意見就不好了。
慢慢發展吧,以後機會多的是。
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自行車廠出產了兩萬台自行車,主要還是前期準備充足,直接安裝就行。
臨近年底,大家都開始消費了。
沈曼用自己閒置的房子改成商鋪,然後做了一個廠家直銷點。
自行車擺在門口的時候,路過的人都停下來,有的進屋看看,有的就在門口看。
屋外有兩個人看著車子,屋裡有八個銷售員給介紹。
如果有想買的,直接就能提貨。
店裡不夠的能去廠子拿貨,反正很方便。
“哎媽呀,三百二一輛?這是啥車啊!”
“三百二?”
有的人注意到價格,紛紛開始討論起來。
永久牌的自行車才兩百出頭,這破自行車就要三百二?夠買兩輛普通的自行車了。
售貨員禮貌的介紹道:“我們廠的自行車非常耐用,不比永久差。另外這種先進的噴漆以及涉及,都是花了大價錢的。”
“好看有啥用,都是一樣騎。”
話是這麼說,嘴上說著嫌棄,這些人卻沒有一個走的,還在這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