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兒媳婦慣會耍嘴皮子,跟老三一個德行。】
但是,話語間又挑不出毛病來,羅氏隻好又把衣袖又給放了下來,拽著三兒子進屋聊天。
羅氏離場了,剩餘的人也各忙各的去了。
林家老宅三房。
“唉!”張英歎氣。
在拆被子麵的林巧巧,笑嘻嘻的打趣道:“這跟那些纏人的家長比起來,誰更勝一籌?”
張英嗔了林巧巧一眼,“就你皮,忘了之前怎麼交代你的。”
林巧巧知錯的埋頭繼續乾著手裡活計。剛穿越來頭天晚上,一家三口就商量過了。
不能與人說之前在現代社會的事情,以免暴露破綻引人懷疑。
至於賺錢的行當,也是一家三口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因為原本的張英不進廚房,讓做活就搗亂。
即便有著教各種美食的書籍,先不說那些材料配齊,光說廚藝和懶這兩點。就能偏離了人設,難免引起外人懷疑。
至於抄書或者寫,那徹底暴露出此林三福非彼林三福。
因為兩個人的毛筆字天差地彆!
等時間久了,可以推托說林三福練習字帖,所以字跡有了進步。
但是,編故事什麼的,若有這本事,林三福也不會窮困潦倒了。
所以還是說書好,故事可以推托到以前無意間得到一本神話傳記上。
反正家裡確實有幾本雜書,原本的林三福也確實喜歡看這些雜文。
母女兩齊心合力把自家那點家當都給整理了出來,哪些需要帶回縣城去,哪些就不要了。
但是,也不能明說不要,不然羅氏非上來撕扯她們母女兩不可。
母女二人道是不怕,但是,這個時代的人都很注重孝道。
一頂不孝名頭扣下來,是要蹲大牢的。土屋子再破爛不堪,那都比大牢待著舒服。
林巧巧探頭探腦的朝著正屋望了望,見羅氏沒有出來。
便朝著還在院子裡喂豬的小羅氏招手。小聲,喊了幾聲。“大伯娘,大伯娘…”
那小羅氏仿佛耳背一般!
最後還是林大福看不下去了,“去看看老三媳婦想要乾嘛?”
見小羅氏終於轉身了,林巧巧笑嘻嘻的小聲說了一句。
“大伯娘,我娘喊你。”
小羅氏擦了把手,便跟著進屋。林巧巧便把門給關上守在屋外。
這破著洞還有著諸多裂口的老舊木門發出了響聲。
嘎吱嘎吱的。
林家老宅二房。
林燕聽到了院裡的動靜,趴在二房的窗口上,朝著院子張望。偷偷瞄著林巧巧在打什麼注意。
“你小叔昨天說書掙了不少銀錢,這幾天彆在你奶麵前亂說話。”薛氏低著頭一邊繡著手裡的帕子,一邊叮囑著兒女們。
林燕一臉不信,“就他那熊樣,保不齊在哪借的,回來搪塞奶的。搞不好,過幾天又從家裡加倍拿錢跑去填補這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