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2 / 2)

腳下是冰藤鋪就的原木色棱花地毯,殿中央紫檀木小幾上,幽幽地清荷香帶著絲絲涼意。梁九功素來極有眼色,見兩位主子爺這廂明顯有事要談,抑製住自身激動之意,早早便帶著一眾宮侍退至帳外。

幾乎在人離開的那一瞬間,康熙的目光便緊緊鎖在了胤礽身上,許是過於激動之故,胤礽甚至能看到對方微微發顫的眼睫。

徑自尋了一方軟榻坐下,胤礽微不可見地輕歎一聲:

“汗阿瑪想問什麼便問吧?”

“保成當日便曾有言,說是想要“以劍入道”,今日便自天間禦劍而來,可是………”康熙呼吸忍不住粗重了一瞬,目光中陡然迸發的狂熱好似要將人灼傷:

“可是已然道術有成?”

“汗阿瑪既然已經猜到,兒臣便已然沒有隱瞞的必要了。”目光直直迎上來人,胤礽微微含笑,毫不避諱地給了對方揣摩許久的答案:

“是的,汗阿瑪,兒臣已然突破凡身桎梏,徹徹底底成了修道之人。”

哪怕早有預料,這一刻,康熙依舊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夕陽西下,透過紗帳帶來淡淡的紅霞。說不出是震驚亦或欣喜若狂,康熙緊緊握著椅背,力道之大險些要將扶手揉碎了去,帳內,急促地呼吸聲落地可聞:

“什麼時候?”

“去歲自江南歸來之際。”到了這個份兒上,胤礽也不再隱瞞。

“這般早,那為何?”為何不早些告訴朕,要是早知如此…..早知如此………

保成同朕可是有了隔閡?

餘輝下,康熙目光如鷹雋般緊緊盯著眼前之人,不願放過對方一絲一毫地表情。

迎著眼前之人如有實質的目光,胤礽微微抬眸,一雙明眸清澈如泉,看不出半分心虛之意,細看下還有些許不解:

“可是兒臣也並未刻意隱瞞不是嗎?不知汗阿瑪可曾記得,且自那之後,兒臣可是特意給了您許多提示。”

說著,胤礽略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說實話,兒臣可是一直在等汗阿瑪相問,誰曾想,唉………”

合著還是朕的錯了?原是朕不夠坦誠之故?伴隨著微不可見地歎息聲,康熙心下一梗,一雙鷹眸下意識瞪向來人,偏對方所言,句句是真。

“那皇貴妃那顆丹藥,也是保成刻意為之?”想到那顆神藥,康熙心下不由得抽痛了起來。

能有如此效果,顯然便是傳說中的活死人,肉白骨的仙丹了。隻要一想到那種級彆的丹藥被旁人用去。康熙隻覺呼吸都不暢快了…..

“這個……嗯……”好似沒察覺到自家汗阿瑪的急切,窗台前,胤礽沉吟了片刻:“

一半一半吧!”

“何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康熙幾乎立刻接道。

“當時兒臣看過,皇貴妃確實到了壽數,體內生機已然絕了大半,除了回春丹,確實沒有旁的法子能解。”當然若胤礽親自出手,以他如今的修為,為對方接連七七四十九日輸送靈力,也未必不可。但這種法子,等閒之下,胤礽決計是不會用地,甚至連透露,都不會透出去。

“也就是說,此丹藥果真可以延長壽數?”頃刻間,康熙眼睛亮地驚人。

果然,這人是會抓重點地。胤礽無奈頷首:

“某種程度上確實這樣,不過也要因人而異,回春丹確實可使人恢複生機,繼而延長壽命。但若是過於年長之人,體內生息幾乎斷絕,即便延長,也未畢能得幾時之好。”

話雖如此,經曆過一次瀕死,康熙此時對自個兒的小命可以說看中地不行,當即便道:

“那這回春丹………”

迎著對方炯炯的目光,胤礽隻得無奈笑笑:“恐怕要汗阿瑪失望了,兒臣的丹術皆是兒臣自悟而來,此前未曾接受過正宗傳承。當日同汗阿瑪所言並未摻假。這種程度的靈丹,目前為止,兒臣隻練出過那麼一顆罷了………”

康熙“………”不行,心口更痛了。哪怕心知對方日後未必不能再練出這個,甚至比之這個更厲害的丹藥,康熙依舊心塞不已。

滿是惋惜地看著自家兒子,康熙爺目光中隱隱帶著沉痛:

“保成啊!朕知你大度良善,但人有親疏遠近,日後莫要在如此不羈了。”

胤礽“………”

好歹是您親表妹,您這般真的好嗎?胤礽心下幽幽一歎,看來他還是低估了對方對壽命的執著。

果然下一刻,便聽眼前之人開口道:

“保成既已入道,那壽數可是?”

胤礽點頭:“確實要比常人多些?”不等康熙來問,胤礽便索性道:“兒臣突破之際,曾有感於天地,壽數約莫會有兩百載上下……”

“兩百………”

“兩百啊………”不斷呢喃著這個數,看著眼前風華正茂,並且在未來會擁有漫長生命的兒子,康熙心下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做想。

想到方才遇見的那一幕,康熙頭一次從自家保成修仙入道的喜悅中掙托而出。看著眼前風姿卓然的兒子………

這樣的保成,這樣超乎常人的能力,還有什麼是他得不到的?壽命,健康,甚至隻要保成願意,隻憑仙人的身份,亦或手中靈丹便可一呼百應。連他自小緊緊抓在手中,甚至引以為傲的帝位………

哪怕明知眼前之人並無此心,康熙心下還是被微不可言地刺痛了一瞬。

窗外,赤紅色的夕陽徹底落下。

父子多年,胤礽如何看不出對方地心思。想到早前種種,那時候張若霖曾直言寬慰於他,說是有時候他的阿瑪,同那高台上的九五至尊並非同一人。

可事實上,一個人又怎麼可能當真分為兩份呢?就如同曾經的汗阿瑪待他,其中有幾分是父親之於兒子的疼愛,又有幾分是對繼任者的期望,對江山社稷的期許,怕是連汗阿瑪本人都未必分的清吧!

這一刻,胤礽不由得慶幸,他到底從這看不到未來的樊籠之中走了出來。罷了,就讓一切在這裡結束吧!想到這裡,胤礽起身鄭重一禮:

“兒臣一心求道,恐有負汗阿瑪期望,還請汗阿瑪允許兒臣辭去太子之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