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麃公的臉上流滿了汗水,卻麵臨秦王的一聲質問。
作為四朝老臣,麃公自秦昭襄王就在秦國受到重用,以前在呂不韋、昌平君、華陽太後這些勢力中,一直不曾站過隊。
可這一次,不同了。
“麃公認為寡人不該問你這兩個問題?”
“老臣不敢!”
麃公低下了頭顱,躬身而道。
“那麃公可否為寡人解惑?”
“我大秦之中,一直有著一股勢力,不滿呂相把持朝政。這股勢力隱藏在暗處,難覓蹤跡。”
“你是說昌平君?”
以前的秦王不露鋒芒,可此刻殿中,他的話語猶如鋒刃,他的目光更是讓麃公不敢直視。
“不,昌平君為首的出身楚國的一派勢力,首鼠兩端。而這股勢力,隱藏得更深。”
“所以他們勾連外敵,與聯軍勾結,為趙爽提供方便,便是為了等他攻破鹹陽之後,除去呂不韋。”
“恐怕不止是如此!”
麃公的話語就此止住,身為人臣,接下去的話,他便不可以開口了。
“如此說來,如今事敗,他們是不會容得趙爽再活下去了。”
久經戰陣,可鹹陽城外那一戰,卻是震驚了大秦內外諸多將領。
麃公緩緩一語,抬起了頭。
“隻是看來,這個趙爽似乎早有後招。更讓老臣無法理解的是,這個趙爽好像對我大秦軍政十分了解,甚至知道這條即使是我大秦將領也不甚了解的舊道。”
“看來趙爽的身上,還隱藏著許多的秘密。”
“太王太後,這麼著急將我找來什麼事情?”
“這次的事情,你有沒有參與?”
華陽太後麵目含霜,一雙眸子十分冷徹。
“什麼事情?”
“還跟我這裝糊塗!”
華陽太後一聲高喝,怒音震震。
昌平君心中驚懼,拱手而道。
“太王太後放心,臣沒有參與。隻是有幾個跟臣關係不錯的楚國出身的官員,他們攪進了其中。”
“這還叫我放心!”
華陽太後怒意未止,卻聽得昌平君言道。
“太王太後放心,趙爽活不了,那幾個官員,我也處理了。”
華陽太後眯著眼睛,看著昌平君,看得他不敢有所動作,聲音中帶著冷意。
“在鹹陽城外,趙爽就應該死了。可他現在死了麼?”
“這”
“呂不韋要是這麼容易對付,這麼多年了,還輪得到你動手。不要被人當槍使了,還不知道!”
“我大秦的道路,倒像是給他修的一樣。”
相邦府中,呂不韋得到了槐穀道的信息之後,怒聲言道。
在權力的漩渦之中沉浮多年,呂不韋已經敏銳的察覺出了那隱藏在暗中的殺機。
在場的將領與幕僚皆是聰明人,都聽出了呂不韋口中弦外之音。
“相邦,看趙爽的行軍路線,他似乎不是想去臨晉關。”
“如今聯軍退守河東,趙爽怕是早就料到了。”
“大河沿岸,如今趙爽想要與聯軍會和,能夠走的隻有一條路。”
呂不韋摸了摸胡須,眼眸中帶著一絲光澤,緩緩言道。
“龍門渡!”
一眾人半跪了下來,呂不韋的目光看向了身旁持劍的衛莊。
“將這個趙爽帶回來,我要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