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石翻了幾本,越看越感覺沒書可看,他就圖個新鮮。
在快餐文化時代,可能大部分讀者不在乎作者文筆怎麼樣,但太弱智和虐主的書,真的很難讓讀者繼續讀下去。
臨近七月份,學校考試也多了起來,可能整個理工大,最不擔憂成績的就是陳石這個怪胎。
他這個學期,翹課有四分之一課程,但成績卻不見得有所下降。
同院係的成績優秀的同學,看到陳石那耀眼的成績,壓力特大,猶如一座大山,感覺永遠跨不過去。
no,不是感覺。
而是,根本跨不過去。
他們覺得,應該把陳石扔到國內數一數二的院校,把他放在理工大,虐他們菜有意思嘛。
就跟玩王者農藥一樣,虐一群小學生和人機,有什麼成就感嘛。
估計,在陳石眼裡,把同係學生沒當成對手吧。
哎,又是一個悲劇的故事。
反正,學校的校史館裡,已經陳列有陳石的個人榮譽證件了。
他也算是,理工大曆史以來第一位在校生個人榮譽進入校史館的學生。
理工大裡,陳石都比學校領導校長和校學生會主席出名。
這話還真沒說錯,校學生會主席就不用說了,一般學生都不會關注這個的。
不管到哪個學校,隨便問起這個學校的校學生會主席是誰,估計沒多少學生知道。
如果問起校長是誰,不知有一半人記起來不。
一個在校生數萬人的大學,大學四年,估計很多學生,見過大學校長的,不會超過二次。
一次是在新生典禮,校長有可能去。
最後一次是在畢業生典禮,校長也有可能會去。
其它時間,除非碰上學校十年校慶或其它大事,要不跑到教師宿舍樓蹲守,否則很難碰上校長。
這可不像在高中那會,百畝左右的校園裡,估計一周都能碰上一兩次校長。
而且,高中校長時不時地還會巡邏教室。
如果說,讀了幾年大學,最遺憾的事,也許大部分學生會說是沒談上一個女朋友或男朋友。
其實,這不算是。
大學四年,單身狗多的是。
這有什麼遺憾的呢。
如果連大學校長都沒見過,或者名字都不記得了。
可能會感覺,自己上了一個假大學。
相對於陳石來說,想見校長太容易了,他反而不想見。
開始時是沒興趣,感覺大家聊天不在一個頻道上。
但他也會保持聯係,保持關係。
時間長了,陳石很多事想通了,他是一個沒有根底和什麼關係的人,大部分都得靠他自己一個人拉關係,聯絡感情。
所以,時不時地見下學校領導,碰下麵,他也不反感了。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
這個社會本來就是這樣,生活不如意的人,經常會埋怨這個社會太現實。
除了父母,基本都是這樣的。
如果看清了,看透了,那就努力吧,埋怨再多,也不會有什麼人可憐自己。
人,一定要堅強。
陳石端著茶,躺在藤椅上思索這些人生苦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