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雲館一直主張華人拳師之間不要有門戶之見,各種拳術唯有多交流,才能取得進步,所以我沒有阻止他,反而鼓勵他多學多看。”
“哼,整個武街隻有他,一個人拜三個師父!”黃維再次插嘴道。
吳理點點頭,以前國內很多武術宗師其實也是一人拜多個師父,走南闖北,得了多種武術的真傳,最後才自成一派;不過胡山就在武街學武,突然從這家武館跑到另外一家武館,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總歸有些尷尬。
“之後他又學了永春白鶴拳和通臂拳,然後他對我說想將三種拳術合而為一。”張世才繼續說道,“我那個時候以為他隻是年少輕狂,畢竟三種拳術經過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各有各的特點,想要合成一派談何容易?”
“他在武街學藝七年,期間打過不少地下拳賽,戰績一直都不錯,他當時在玉河市的名氣已經很大了。”
“後來他走出玉河市,我再見到他,是在一年以後。”
“那一年有國外的一家企業聯合幾家國內的企業,在南國舉辦了一場大型搏擊比賽;那屆比賽邀請了很多民間的高手,都是各個地區地下拳壇的霸主,含金量很高。黃維當時也報名參賽了,我到比賽現場看黃維比賽的時候,看見了胡山。”
“我看胡山打了一場比賽,驚訝地發現他已經能夠將詠春,白鶴和通臂這三種拳法的招式信手拈來,而且還用出了很多新的東西,那個時候我就知道,胡山是真的找到了自己的路。”
“那一屆比賽,我們幾家武館報名參賽的弟子,成績都不太理想,唯有胡山,一路打進了決賽。”
說到這裡,黃維臉色有些黑,但是因為張世才說的是事實,他也沒法反駁。
“因為胡山是從我們這裡出去的,所以我們幾家武館的人當時都非常關注他的比賽,一直看到了決賽,看著他打敗了對手,奪得冠軍。”張世才眼神滄桑,陷入了回憶。
“奪冠之後,現場主持人采訪他,問他用的是什麼拳法,他說這是他自創的拳法,名為殺拳。”
黃維聽到這裡,忍不住再次插嘴道:“那個王八蛋,分明就是用的我們的拳法,卻偏要說是自己自創,這也就算了,他還公開說了很多貶低詠春,白鶴還有通臂拳的話,將這三種拳法說得一文不值,然後拚命吹噓他自己創出的殺拳。”
吳理皺眉,真能將三種拳術合而為一,取長補短當然是好事,但是放下筷子就罵娘,得了彆人的好處轉臉就開始貶低彆人,這就是人品有問題了。
張世才搖搖頭,顯然不願意多談這件事,繼續說道:“之後胡山先後前往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文萊等國家,橫掃了各國的地下拳壇,擊敗了很多高手。”
“因為是地下拳賽,在電視和網絡上都找不到比賽視頻,我們是找圈內人打聽到一些消息,才大致了解了胡山的戰績。”
“後來他回到南國,他在國外的戰績不知怎麼就流傳了出去,南國幾名搏擊高手上門找他切磋,全都輸了,事後公開稱呼胡山為大師,他東南亞第一實戰高手的名號這才廣為人知。”
說到這裡,張世才鄭重地看著吳理:“胡山的厲害,隻有真正的圈內人才清楚,東南亞第一的名號不是作秀,他幫很多大人物打過私人拳賽,傷在他手裡的高手有很多!”
吳理點點頭,胡山打的多半就是自己曾經幫趙立信打的那種拳賽,這種拳賽,一場比賽涉及到的金額巨大,參賽的都是真正的高手,胡山東南亞第一的名頭,應該就是在這種拳賽中打出來的,回頭問問趙立信,看他對胡山有多少了解。
張世才看著吳理勸說道:“胡山成名以後再也沒有公開出手過,與人交手都是私下切磋,沒有規則限製的那種,你上門找他切磋,風險很大,要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