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形意五勢,天人合一(2 / 2)

武術直播間 不會飛的筆 4703 字 11個月前

體:91(雷音)】

神值正式突破了100,從空明達到了靈動的境界!

也就是說,成為宗師的條件,吳理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

一股強烈的喜悅之情充滿了吳理的內心,他臉上浮現出赤子般的笑容。

像他這樣追求武道極限的人,每一次在武道上有所突破,就像孩子得到了心怡的玩具,會非常愉悅。

在外人看來,幾十年如一日地練武,十分枯燥,而且很苦,然而對真正鑽進去的人來說,卻覺得甘之如飴,因為哪怕隻是一點點的進步,都會讓人為之振奮,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此刻,吳理就是這種心情。

從空明到靈動,不僅僅是神值上的增加,吳理還明白了兩種境界的區彆。

空明是心靈的絕對澄靜,將所有的心意都高度集中;而靈動則是讓心湖沸騰,心意,情緒都會隨之激烈變化。

這種變化可以受外界刺激而產生。

比如當初吳理打完比賽,高舉國旗,當聽到全場觀眾為他唱歌時,他感受到了那種浩大的意境,拳意精神受到外界的刺激,也隨之激蕩起來。這個時候如果能借助這種意境去打拳,他打出的拳也會帶上那種浩大無匹的氣勢!

又比如剛才,當孫義泉將自己積蓄十年的情感和精氣神一起爆發出來,一槍遞出,扔向吳理,吳理受到這種刺激,心境隨之變化,他將孫義泉這一槍的氣勢融入到自己的拳意中,然後一槍刺出。

那一刻,就像是他和孫義泉聯手給了封林一槍!

這樣的氣勢爆發,封林當然會心神動蕩,失守。

總得來說,空明境界,武者是悟出屬於自己的拳意,然後一拳一腳,一招一式中都帶上自己的拳意精神,打出氣勢。

而靈動境界,則是借勢,可以借助外界的‘勢’,融入到自己的拳意中,可以打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那如果沒有外界刺激,是不是就不能借勢了?

吳理隨即想到這個問題,無論是上次在比賽後,還是剛才,他借勢都是因為外界的變化,但不可能每次出手都指望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來刺激自己,如果是這樣,靈動境界看起來就有些雞肋了。

不過吳理很快就想明白了這個問題:除了靠外界刺激,也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借勢’。

薛巔的形意拳有五勢:飛,雲、搖、晃、旋。

這五勢沒有任何具體的招式,是隻將勢不將招的玄奧打法。

吳理在突破到靈動境界之前,對這形意五勢的理解還不夠深刻,隻將勢,不講招,似乎太過行而上學。

不過現在,根據靈動境界的特征,兩相結合,吳理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隻講勢,不講招,說的不是自己的勢,而是借勢。

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這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其‘勢’:天地浩大,山川巍峨、草木長青、蟲魚靈動

想到此,吳理腦海中浮現出許多畫麵:

一人站在高山之巔,看太陽破開雲霧,日出東方;然後他出拳,如大日降臨,光照世間

一人站在黃河之畔,看濤濤江水,川流不息;然後他出拳,如驚濤拍岸,勢不可擋

蒼穹之下,大地之上,風雨之中,這世間種種,無一不可觀摩,借鑒。

人生天地間,若是能將這些‘勢’融入自己的拳法中,這樣的拳可以稱得上是天人合一!

ps:總算將這一段寫完了,除了想寫封林和孫義泉這兩人對於‘武’的不同看法,還要借此寫主角的突破。

我一直覺得寫主角的成長,不應該隻局限在實力上,心靈上也應該有變化。主角之前太順了,二十一歲的少年,突然遇到挫折,心靈上有變化是很正常的,真正重要的是之後如何突破自己,轉變想法。

從覺得原來有人可以用槍威脅到自己,到開始考慮練槍,再到堅定練武的心意。起承轉合,希望我表達清楚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