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嗶了一個多小時的小程序終於蹦出了一個特彆的提示音,活像一口氣炸了一排煙花。
燕綏之被驚了一跳,手裡的玻璃杯差點兒扔出去。
顧晏也嗆了一口咖啡。
“怎麼回事?”顧晏抵著拳咳了好幾聲,皺著眉問道。
燕綏之看向屏幕:
06:21:44
捕捉成功,正在解析……
燕綏之:“捉到了,這動靜大概是為了慶祝。”
他看著餐桌上潑成一片的咖啡牛奶,又忍不住補充道:“你那位朋友真是個人才,各種意義上的。”
如果這個小程序能解析出對方的地點,甚至信息發送數據庫,那麼他們就能借機獲取對方發送的文件原件,房東沒有保留的那部分能夠補全。
那他們手裡握有的線索就很可觀了。
解析程序迅速刷了一長串的屏,緊接蹦出一個令人欣慰的提示:
解析成功,正在釋放結果……
5秒
4秒
3秒
2秒
1秒
程序中的倒數計時忽然讓人變得緊張起來。
轉眼間,屏幕一跳。
那個曼森兄弟的爪牙,存留有多項文件的合作者,試圖乾擾過燕綏之的智能機又給房東發送威脅郵件的“人”被捉住了,相關信息在屏幕上列了好幾排。
其中最顯眼的就是標紅的幾句——
信號源屬性:雙層模式
信號源區域:
區域這行下麵顯示著一張電子地圖,有兩個地點被標記出來。
標為藍點的,是表層信號源所在地,標為紅點的,則是信號源真正所在地。
也就是說,發威脅信的那一方,在自己的信號外套了一層彆人的殼,以避免被追蹤信號。萬一不幸被追到了,還能把責任轉嫁給彆人。
隻是他們沒想到,這世上的人才不僅僅存在於曼森兄弟盯了數十年的基因行業。還包括很多人,他們活躍在各個角落,做著不那麼出格的工作,享受著平靜的生活。
也許某天不經意設計了一個小玩意兒,卻能把曼森這種人織出的網豁出一個窟窿。
比如顧晏的那位朋友。
這種事,曼森那些人可能永遠理解不了。
電子地圖中,紅藍兩點的區域在幾秒鐘內迅速縮小,最終圈在兩個地點。
那位被轉嫁的冤大頭,所在地為德卡馬西南半球的某個林區,那中間坐落著一座材料大廈,所屬公司為趙氏。
趙澤木父親創立的那個趙氏。
而信號源真正所在地則跟它相距十萬八千裡,離燕綏之和顧晏倒是很近。
它在東半球的法旺區,位於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旁。那裡有一條以環境優雅和價格奇貴著稱的街道,長得令人驚歎。
一些久負盛名的公司就坐落在那裡。
而那個紅色的標記點,就釘在其中一幢建築上。
那幢樓有個簡約優雅的招牌——
南十字律師事務所。
顧晏看著地圖沉默了片刻,冷冷道:“還真是毫不意外。”
他伸出手指把屏幕往下滑了一些,又露出一行新的信息:
信號源代碼:1192-11八2-1
1192-11八2-1
顧晏對這個信號的前八位數字非常熟悉,因為他自己辦公室的光腦信號就是如此,隻不過他的第三組數字是2。
不僅是他,整個二樓所有大律師辦公室的光腦信號都是如此。
而那個數字1代表的什麼不言而喻。
南十字律所的一樓空間很大,包括菲茲所在的行政人事辦公室,包括亞當斯他們的高級事務官辦公室,也包括後麵帶水牆帶噴泉的合夥人辦公室。
經曆過這麼多事,尤其是之前花園酒店的意外,他們甚至不用細查就能肯定,南十字律所的合夥人一定有問題。
隻是……除了這些合夥人,其他人還有沒有問題?他們要找的那些文件真正藏在哪位的數據庫裡?
就不得而知了。
“這個信號屬於公用性質。”顧晏說,“一樓所有人占用的都是這個信號源。不過這樣也有好處。”
燕綏之問:“好處在哪裡?”
“信號源是公用的,某種程度而言,一樓那些人的數據庫之間也有聯通。”
這是顧晏曾經在辦一個案子時,從那位專業朋友那裡了解到的信息,為了弄清楚其中的理論,他甚至還詢問過詳細的操作方法。
“也就是說,如果能控製一樓某台光腦,就有辦法通過它聯通其他人的數據庫,從裡麵搜索出我們要的東西?”
顧晏點了點頭:“菲茲的辦公室裡有兩台公用光腦。”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先補前一晚承諾的二更,生理期外加上班不太好摸魚,耽誤了,抱歉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