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中也並非愚鈍之人。
隻不過之前是有太宰治這個腦力BUG在,所以沒有必要動腦,隻要出武力就行。
而且也因為身邊有個智力超群的搭檔做對比,很多時候就顯得他的智商沒那麼突出,隻是個單純的打手而已。
但是如果能追溯一下,時間再往前,就能發現他並不是個隻會打架的二傻子。
中原中也能代領羊組織在鐳缽街生存那麼多年,當然不隻是靠的武力而已。
換位思考,其實大多數人即使有和他差不多的武力值,也未必有他做得好。
從那時起,他就擁有對局勢的把控能力,對事件的分析能力,也能夠整理清楚鐳缽街的勢力分布。
這也證明他的智商足夠高,隻不過是禦人經驗不足而已。
儘管最終的結果是失敗,也是敗在不懂人心。
經曆羊組織成員背叛後,他來到港口黑手黨。
在這裡,中原中努力學過了心理學相關的書籍。雖然說最終確定他沒有這方麵的天賦,但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一點皮毛。
其中對他來說的一大提升就是對人情緒和思想的感知,類似於“讀心”。
當然沒有讀心那麼誇張,隻是可以從微動作和微表情中分析一個人的情緒——這也是港口黑手黨成員高層的必修課。
配合他敏銳的直覺,準確率可以很高。
而且,中原中也確實足夠聰明,在進行訓練體術、學習禮儀知識的閒暇時間,還學會了N門外語。
要不然,需要乾部出差也不會每次都派遣中原中也了……除了他的武力值夠高可以撐場子,還有他包括語言談判等方麵的綜合能力很強的原因。
不過,智商足夠高,已經能察覺情緒和想法不代表就會“操心術”和布局。
會布局的人一般寫劇本都很厲害,能把所有人安排的明明白白,而他們一般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心很臟。
看看太宰治和目前尚未出場的費奧多爾是什麼樣的人,就可見一斑了。
沒辦法丟掉節操和良心的,港口黑手黨最後的良心中原中也,始終學不會做更深的布局。
同樣,難以預估人類下限的江戶川亂步,即使算得上是腦力天花板,也同樣很難做到準確的布局。
隻能做讀劇本的工作。
漫畫裡,江戶川亂步試圖用友人的遺願,威脅小栗蟲太郎的行動,結果差點就翻車。
中原中也的“良心”注定了他隻能成為劇本裡的角色,而不是寫劇本的人。
同時,他的武力值比智力高出太多了。
如果說他的智力是普通人裡的天才,他的武力值就是天才裡的天才裡的怪物。
以至於他武力對局麵影響更大,導演們寫劇本時也更多考慮到他的戰鬥力,把他決定戰場的一枚關鍵性棋子。
隊友會想儘辦法最大化利用,對手會拚儘全力封印他的力量——人類最強五條悟也有相似的待遇。
不過在這個普通的日常裡,在戰場和劇本之外,中原中也本身的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就凸現了出來。
比如說第一次聽到那個自稱“修治”的小太宰說他自己的來曆時,中原中也就已經有些這個懷疑話語的準確性了。
所以,在修治說自己是在騙他的時候,中原中也並沒有過多震驚。
小小的欺騙對於中原中也來說根本不是重點,和這小子的相處已經讓他看出來了很多問題。
每一個都比無傷大雅的欺騙重要的多。
這個孩子,在武裝偵探社生活的好嗎?
有人關心他,給予他做自己的自由和尊重嗎?
這孩子自己,能否信任,以至於依賴周圍的人呢?
這個自稱平行世界太宰治的孩子,對於他自己又是什麼樣的態度呢?
很多很多問題湧入腦海,讓中原中也非常在意。
按理來說,中原中也是看不透“太宰治”的想法的。
但是大概是平行世界的太宰年齡還小,中原中也輕易地就察覺到了修治一舉一動下隱藏的不安。
像是狂風激蕩下的海麵上,一搜小小的帆船上下起伏不定,隨時會被海浪拍下。
如果武裝偵探社真的讓他生活的很開心,足夠有安全感……那麼很難解釋,修治為什麼就連“任性”都顯得那麼生疏,和小心翼翼。
就好像是頭一次嘗試耍點小脾氣。
不願意稱呼自己為“中也先生”,是因為“中也君”這個稱呼更親近。
多次強調“修治很喜歡中也君”這樣的話……是因為怕自己誤解了他的意思,然後拋棄掉他。
這樣的小太宰……在平靜的表象下,內裡其實已經支離破碎了。
對於陌生世界的恐懼和不安的感受,早已紮根在修治的內心深處,每時每刻都在生長著,蔓延在他的腦海,影響著他的行動。
甚至連他自己都沒能意識到。
中原中也能感受到自己問起那孩子武裝偵探社的事情時,修治表情裡流露出的喜愛。
但那僅限於類似於對朋友的喜愛……修治住在武裝偵探社,某種程度上就像是到朋友家裡做客。
再怎麼要好的朋友,說到底也隻是客人。
做客人是不自由的,至少對於宰科生物來說是這樣。
甚至有時候,中原中也感覺大號太宰對於整個人生的態度就像是做客。
……
中原中也相信修治同樣不會喜歡做客。家人之間可以互相任性,發脾氣……但是哪一位講禮的客人會對主人家耍小性子呢?
除非是自來熟,但是修治顯然不是自來熟的類型。
由此,現階段來的修治和武裝偵探社之間,必然是存在隔閡的。
兩者還是在互相示好的階段,而不是互相托付的階段。
也許再多給點時間,修治才能把武裝偵探社的眾人當做家人吧。
但那需要的,絕對是非常漫長的時間……
可是現在,這孩子的心態已經不容樂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