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率教不能死,朕的大明忠心的就那麼三瓜兩棗了,再死了一個趙率教,九邊都快湊不齊一個忠心團隊了。
朱由校一點也不懷疑趙率教的忠心,他的判斷依據就是敢為大明戰死的都是忠臣,這是沒跑的,如果不忠心,投降多好,憑著趙率教的身份,投降了建奴最起碼也比那三順王強啊。
其實朱由校之前就想好了,要把趙率教調到薊門去當總兵,把九邊這條防線打造成我大明忠臣團體,隻要山海關,大同,宣府,薊門這幾個地方守住了,京城就安全了。
這幾個地方掌握了大明邊鎮一大半的軍力,要是不找一個忠心耿耿的人,朱由校真的很不放心。
所以朱由校決定親自前往錦州,反正也就三百多裡路兩三天的腳程。
他這一個決定可是嚇壞了孫承宗,錦州可不比山海關,這裡城高壁厚,兵多將廣,他敢立下軍令狀,就是建奴的十萬主力大軍拚光了也奈何山海關不得。
可是錦州就不一樣了,錦州兵馬不過三萬,而且還有建奴兩個旗人馬在守著,再加上主將遭逢大敗士氣正是最低落的時候,皇上這個時候千萬就是陷自己與危難之中啊。
這是絕對不行的,想想神宗皇帝和英宗皇帝的事情,孫承宗刷的頭上就冒出了冷汗。
“陛下!萬萬不可啊,錦州乃是危急之地,乃是大明之君,怎可不顧大明安慰以身犯險,老臣絕對不同意!”孫承宗直挺挺的就往地上一跪,挺直著腰杆對著朱由校拱手道。
看著孫承宗這堅毅的眼神,朱由校就知道了,這老頭是鐵了心的不讓自己去錦州了。
也罷就不去了吧,看看還能有什麼辦法去救趙率教。
說實話從小朱由校對老師有有一種莫名的感情,而孫承宗正是朱由校老師,所以他對孫承宗有些莫名的發怵。
“孫師,那現在守錦州的是誰?”朱由校問道。
“乃是遼東副總兵吳襄。”孫承宗回道。
“誰!”朱由校一瞪眼。
“副總兵吳襄?”孫承宗不解為何皇上這般模樣。
吳襄是誰朱由校可是清清楚楚,他生了一個好兒子,就算不說他兒子,他也是為大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支援錦州把孫承宗給賣了,提督京營把京師給賣了,為了建奴也把他兒子也給賣了。
朱由校可不敢讓他去守錦州,他真怕吳襄就此把錦州給賣了,所以無論如何朕這個此錦州之行是去定了!
“孫師,朕給你看一件好玩意。”朱由校掏出一隻白色小瓶子放在孫承宗麵前。
孫承宗不由自主的伸頭上去一看,頓時一股噴霧飛出,正好噴到了他的口鼻之處。
頓時孫承宗白眼一翻,就往地上倒去,朱由校手疾眼快的接住,把他放在椅子上做出睡覺模樣,還吩咐其他人不準打擾。
兩個時辰後,山海關北邊城門洞開,朱由校帶著三千衛、勇士營再加上一萬狼兵和一萬石柱兵出了城門快速的向著錦州趕去。
(話說我每天的更新時間要不要修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