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覺得你們射箭時機有些早了,你看你們在一百步的樣子就開始了放箭,而且在建奴進入了八十步的距離之後你們已經把三隊的箭全部放出去了。”
“雖然你們是用了三隊輪射,但是二次放箭的時候建奴已經距離你們五十步了,你們最多每人隻放了三隻箭。”
“那請秦將軍指教。”曹變蛟耐心的聽著。
“指教不敢,隻是互相的討教而已,某也是戰場上得出的一點經驗。”秦良玉很是客氣,畢竟三千衛也是京軍,要給皇上足夠的顏麵。
然後秦良玉繼續說道:“曹將軍你看,當時你其實可以在建奴重騎到了六十步的時候拋射後麵的輕騎,截斷他們的配合,六十步建奴輕騎穿的棉甲擋不住你們的弩箭,隻要他們有人中箭就會跌落下馬,這樣後麵的騎兵就無法保持衝鋒之勢,速度也會變慢與前麵的重騎拉大距離,這樣最前麵的狼兵和我們石柱兵在抵禦了重騎之後,就有了足夠的時間應對後麵輕騎,甚至建奴的輕騎是根本無法破開我們的盾陣的。”
秦良玉很是自信,區區輕騎想要衝擊一個完備的盾陣,簡直就是嫌棄自己死的不夠快,隻要把建奴衝陣的重騎消滅了之後,輕騎對於步卒的威脅隻剩下了騎射,但是三千衛弩箭之威遠勝於建奴,這樣也就廢掉了建奴輕騎騎射之威,原本本可以避免的混戰,就是因為三千衛第一次上戰場,不懂得與石柱兵和狼兵配合而產生造成的後果。
曹變蛟聽得很認真,拿出了小本本把秦良玉所說的要點都記了下來。
朱由校在前麵也是聽得頻頻點頭,秦良玉不愧是沙場老將,看問題就是一針見血,她指出來的問題有些就是朱由校都沒有想到,畢竟自己不是軍事專業畢業的,研究軍事以前也都是愛好,現在研究軍事也是為了培養對自己效忠的軍隊。
可是他學習的軍事知識也都是從圖書館,還有一些內衛基地找到的,大多數都是現代化的戰略戰術,關於古代戰術介紹的很少,也就一些研究文獻資料,所以隻能摸索著前進。
究竟怎麼才能搞出一套適合這個時代的軍隊的戰術以及思想,朱由校也很是頭疼,光靠他一個人的力量可能無法完成,所以他生出一個籌備一個軍事研究與教學結合的軍事學院的念頭。
把那些沙場老將都召集起來,把他們的這麼多年所得的戰場經驗都貢獻出來,然後結合現代的軍事戰術知識,研究出適合這個時代的戰略戰術思想。
朱由校內心深處其實對建奴的忌憚正在逐步的下降,這個時候的建奴可不是十幾年後那麼的強大,這個時候的建奴沒有相對先進的火器,也沒有幾十萬跟隨的漢軍旗,主力還是那十來萬的八旗兵。
而朱由校也不是崇禎,自己都搞不懂自己能做什麼,被人忽悠的團團轉,害死了當時幾個能平定叛亂的大臣。
朱由校的目光一直以來都是放在大海,放在遠在萬裡之外的老歐洲,那裡才有朕真正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