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該死的春闈(1 / 2)

眼看著就要到春闈了,朱由校這幾日可是忙得不可開交啊。

忙著做什麼呢,忙著給來參加考試的人出卷子。

出什麼卷子呢?出的這個卷子可是會令許多人眼淚嘩嘩流的卷子。

其實朱由校親自出卷子這純屬是無奈啊,雖然他現在已經初步的把六部給拿到手裡了,但是一個大問題也恰巧的暴露了出來。

那就是他掌握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六部尚書正二品他就算都掌握住了那也才六個人,就算是加上侍郎也不過十幾個人,況且他好像還掌握不了那些侍郎。

真正能做到對六部指使如臂,還得掌握住下麵的基層官員啊。

那麼基層官員從何而來?一般都是從科舉上考出來的,所以這次的春闈對朱由校來說那是很重要,他要在這場春闈上選出適合執行他理念的人才,所以可不得自己出卷了嗎。

這大明的科舉會試啊,雖然分了三場,但是真正受重視的隻有第一場,這個第一場考試的題目是本經義四道題題外加四書義三道題題。什麼是本經,就是每位考生在報名參加會試的時候要從《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經中選擇一經作為自己的考試方向,然後依著這的考試方向,在考試的時候寫四篇,根據考官在這部經義中選取的句子為題的寫出文章,這四書義就是是從《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四部儒家最經典中出的做三道題。

這麼一換算,也就是說每次會試的時候考官一共要準備二十三道題,然後每個考生從中選出七道題做出回答。

這第二場考的是“論”“詔誥表”“判語”。什麼是“論”?其實就是一篇小議論文,雖然出題的方向也是從四書五經,隻是不規定你非得得用八股文來作答,自由發揮就行。

“詔誥表”即“詔”、“誥”、“表”的合稱,就和今天的公務員考試考申論差不多,就是讓考生模仿為官之人的言行進行公文寫作,寫出相應的詔、誥、表。

一般都是漢表、唐誥、宋表,“判語”可以簡單理解為對下級遞呈上來的公文所下的批語,考察考生對《大明律》的熟悉程度,一般這都不重要,快考試的時候臨時抱佛腳就行,這個都不難有固定模板在那裡往裡麵帶就行。

這第三場考試考的是“策問”。這個“策問”的題目就是問答題了,每一道題都是以“問”來開頭,就是你一段材料,讓你理解之後回答問題寫出自己的見解,相比於前兩場來說,“策問”是簡單得多,或者難或者容易,這些都不重要,考官隻看重第一場的八股文,策問隻要文意通暢就行。

而朱由校現在就瞄準了這後兩場,第一場最最重要的八股文為什麼他看不上?

還不是因為他對四書五經這玩意七竅通了六竅啊,還剩下一竅那是擀麵杖吹火怎麼都不通啊,還有就是八股文這玩意,朱由校覺得也沒什麼大用,不如不看,反正看了也看不懂寫的是啥。

索性最重要的一場他讓出去給那些官員,到時候最後的打分他是要捏在自己手裡的,暗箱操作你能乃朕何?

今兒的科舉注定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科舉啊。

朱由校咬著筆杆子繼續埋頭苦乾。

“朕槽的!朕這個皇帝當得可真沒得意思,老天爺你就不能再降下來一個穿越者幫幫朕嗎!太摳!朕鄙視你一輩子!”

朱由校頭發被撓的散亂跟金毛獅王似的,嘴裡叼著一隻黑色橙光水筆對著大殿外麵豎起兩根中指。

正好手裡拿著一疊奏疏的小猴子走了進來。

看到朱由校這個手指不由得滿臉歡喜,陛下又對奴婢誇獎了,一定是奴婢最近十分勤奮的緣故,嗯好!這個月奴婢爭取不睡了也要守在陛下身邊,讓陛下看看奴婢的勤奮究竟有多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