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會試可是與前麵的府試鄉試不一樣,前麵的兩場是差額選取,多少人中選一個人,但是這個會試雖然是為了殿試做準備,考上了隻要自己不作死,那麼三百進士排名就一定有自己的一份,哪怕是最後一名那也是進士就能為官一方。
“四十年的寒窗苦讀啊!四十年了啊!”劉子昂喜極而泣,一朝考上頓時那種頹廢的感覺一掃而空,整個人都精神了不下十歲。
幸好自己多多關注了周尚書還有徐尚書的文章啊,不然自己肯定又得名落孫山,劉子昂慶幸不已。
不過他肯定不知道,他最最重視的那經義並沒有為他加分
他這二十年為了給自己為官之路打好基礎,可是研究了不少的官員是怎麼做事的,所以在第二場和第三場的時候顯得得心應手起來,答題有彆與那些小萌新,看得朱由校不住的點頭,覺得這個人起碼沒有那種迂腐之氣,也是研究過怎麼去搞好民生的。
於是就給他花了一個紅色的問號,寫著待定,如果他挑不出來三百名那他就自動晉級了。
果真朱由校沒有挑出來了三百名,真好缺一個他給補上了。
說來也是巧了,當時待定的可不是他一個,但是為什麼偏偏的朱由校就選了他呢,因為他的經義最差,朱由校覺得經義好的都去研究經義了取了也是麻煩,所以找了一個最差的,如此就便宜了他。
“恭喜恭喜!”他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都對著他投去了友好的目光,拱手恭喜著。
不管怎麼說以後人家就是官了,做了官那可就與他們這些民有了本質的不同,官老爺可不得提前巴結巴結。
不過也有些人覺得裡麵一定是有內幕,怎麼出來的第一個就是鎮江府的人,而主考官之一的周應秋也是鎮江府的人,你說他們兩個要是沒有什麼內幕,誰也不敢相信啊。
於是接下來就聽到了一個個的報喜了。
那些舉子們再也無法維持之前的平靜,一個個的把脖子伸的老長老長的,望眼欲穿的看著前方,就等著那些報喜的人突然出現,然後聽到他嘴裡報出自己的名字。
............
“會試捷報!恭喜陝西漢中府程老爺戊辰會試高中第七十一名!”
“會試捷報!...........”
於是隨著時間的推議,名詞已經來到了前五十名。
很多舉子都已經是絕望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什麼水平他們可是明白的,你說要是一二百名他們還有些希望,可是五十名以上他們真的就沒什麼把握了,五十名以上都是什麼概念啊,基本上都是各省中最厲害的那幾個。
憑借自己鄉試都差點名落孫山,這確實是不太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