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徐徐善誘(1 / 2)

在管事的怒吼下,那些不和諧的聲音頓時就控製住了。

朱由校見此情況覺得老祖宗說的真對,縣官就是不如現管啊,這些農戶倒不是不害怕朕,隻不過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害怕,沒錯就是不知道如何害怕,自己與他們之間的等級差猶如天塹,就好比一千級最後大老板和一級小號一樣的差距。

“諸位臣民吃的可好?”朱由校嘴角上揚把自己弄得和善一點。

“謝陛下恩典!”這個時候有人突然跪下朝著朱由校磕頭謝恩了。

這個這些人是管事的太監提前安排好的,就是應對這種冷場的局麵,這些農戶大多都是外來的收留人員,他們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恐怕也就是小吏了,甚至是縣官又有幾人見過。

所以不把這些人給提前安排一下,找些人帶頭,他們一慌亂之下肯定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果然在有些人的帶頭之下,這些農場裡麵的人員一個個的跪倒在地向朱由校表示謝恩了。

隻不過這些人叫什麼的都有。

有叫聖人大老爺的,有叫皇帝大老爺的,還有叫陛下的。

但是你叫皇帝老兒是個什麼意思!

這個稱呼讓朱由校有些莫名的奇怪感。

其實造成這個稱呼混亂的原因,朱由校也是明白的,這就是皇權不下鄉的結果,下麵的百姓知道天底下最最大的人就是皇帝,可是大部分百姓根本對皇帝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他們隻知道皇帝是天的兒子,是天底下最最大的官,甚至比他們的最害怕的知縣知府還要大的多。

可是你讓他說說什麼是皇帝,卻沒人可以說的出來,這是因為他們的腦子裡根本對皇帝沒有什麼可以對比的存在。

甚至他們知道拜神要拜佛祖或者三清祖師爺,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最大的神,這已經深入人心了,這些東西天天陪伴這他們。

有什麼願望去拜神的時候就懂得該怎麼做,該怎麼上香磕頭祈禱。

因為他們的身邊經常會出現一些和尚還有道士給他們做宣傳,所以他們懂得佛祖三清祖師是怎麼。

然而沒有官員願意去給這些百姓宣傳皇帝的,而掌握鄉下的士紳們更是不願意去宣傳皇帝了,他們甚至都不願意去提起皇帝,他們希望自己的地盤自己就是一個土皇帝,對那些村民有生殺大權,又怎麼願意告訴那些村民,其實真正管轄他們的人其實是皇帝呢。

皇權不下鄉的弊端就是將朱由校和百姓之間的通道給隔開了,朱由校出台了什麼政策,最多就會到縣裡,然後就無法進行下去了。

因為到縣裡之後縣官肯定是召集那些鄉紳來執行這些政策啊,然而那些鄉紳願意執行嗎?

如果有利於自己當然會執行了,可是如果這個政策對自己沒有禮反而有害呢?

不用說一定是要堵死的,反正朝廷的觸角也伸不到鄉下來,我就是不執行你能把我怎麼樣。

如此一來這些在鄉下這些士紳的實際權力是超過朝廷的,百姓懼怕士紳在實際上,懼怕皇權卻是虛的,他們不知道該懼怕什麼,他們隻知道能管住士紳的是皇帝,可是誰也不知道其中究竟是這麼回事。

這是一種無奈,朱由校此時麵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又或者是他這一輩子都要麵臨的一個問題。

河南吏改就是他要進行的一種嘗試,嘗試著把皇權的觸角伸到全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