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最高會議終究是以朱由校的意誌結束了,由此成功的開始了大明的教育改革第一步。
科舉改革!
為什麼朱由校要選擇先從科舉開始改革,那是因為上行下效啊。
天下的讀書人都是以科舉為自己的學習目標,就好像後世的學生,哪個不是在以高考為自己的終點。
他們學習的東西都是以科舉為主,換句話說就是科舉考什麼,他們就學什麼。
所以教育改革必須以科舉為先導,這樣才能逼迫這些讀書人去學習朱由校需要他們去學習的東西。
這一天全京城的街道上都出現了蓋著吏部大印的告示,上麵寫的東西引起了全京城的注意力。
“出告示了!禮部出告示了!”
“快來看啊!禮部的告示出來了!”
隻見道街貼告示的地方被讀書人給占滿了,不是讀書人的百姓自覺的退出了這個文氣彌漫的地方。
“大明禮部關於此次科舉的通知!”有人手指這點告示把上麵的內容給念了出來。
“根據陛下的指示,大明最高聯和會議集體通過科舉改革!”
“科舉應當施行因才施才之政策方針,所以本次科舉將會定為三場,第一場學力評定!”
“第二場執政能力測試。”
“第三場綜合應用能力測試!”
“本次考試將會在五日後早上八點在貢院門口進行報名,報名時間持續三天,凡是未參加報名者,皆不可進行考試!”
幾個排在最前麵的舉子看著告示上麵的文字,大聲的接力的讀了出來。
然後這些圍著的舉子一個個的麵麵相視,什麼意思?
這些字單個的自己都知道,可是合起來為什麼自己就好像聽不懂了呢,簡直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聖賢書都學到了狗身上呢?
“王兄小弟這廂有禮的,不知王兄可知道這什麼科舉改革究竟所謂何物?”一個青衫儒袍的男子對著旁邊的一個有些清瘦的男子作揖問道。
”李兄,小弟也不得而知啊,這個所謂科舉改革當如何,小弟也是平生僅見,正想問問其他兄台所謂何意。“被問道的這個人也是一臉的迷茫。
“嘶........這因才施才倒也是不錯,倒是附和聖人所言因材施教之理,可是這三場我等皆是不知考什麼啊?”一個舉子一拳砸在手心上,對著這告示很苦惱。
“諸位諸位,休要苦惱,沒看到上麵說嘛,這個五日後貢院要去報名,我等可在五日後去貢院報名之後方可得知這三場考試究竟是為何!”一個穿著藍色衣袍帶著方巾的男子大聲的說道。
“有理,有理,仁兄所言有理啊!”
這些舉子點點頭,看來隻能如此了。
於是京城又變得熱鬨了起來,街道上許多賣報少年揮舞著明報在叫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