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東那個電視機的紙箱,明顯與眾不同,然而每個人望向紙箱上電視機的圖案時,紛紛露出了羨慕的表情。
八五年能買得起電視機,絕對是有錢人的象征,在周圍人眼中,李衛東已經是提前實現四個現代化了。
“財不外露,這電視機好像有些紮眼了!”李衛東心中暗道。
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雖然屏幕不大,但卻很沉,彆人搬走也跑不快,李衛東並不怕彆人惦記,他擔心的是衣服裡麵藏著的2500萬日元的銀行本票。
八十年代的社會治安並不像後世那麼好,在火車這種人多又有乘警的地方,雖然沒有人公然搶劫,但扒手總是少不了的。
李衛東一路上戰戰兢兢,終於順利抵達了青河。
……
運輸公司家屬院,大門口的石墩子旁,王磊正在展示手中一個方盒子,周圍則是一群小夥伴們圍觀。
“看到了沒有,這個就是三洋的錄音機,把磁帶放進去,然後一按開關,就能出聲!”王磊向周圍人顯擺道。
八五年的時候,錄音機雖然早已出現,但並不普及,當時錄音機都是進口的,好一些的雙聲道錄音機要三百多塊,便宜的也得一百多快。
一般人家可舍不得花一二百塊錢買個錄音機去聽歌,所以買錄音機的,十有**都是要學習外語的人。
王磊不知道從哪裡弄來個二手的三洋錄音機,這錄音機就像是一塊大黑轉頭,單聲道,隻能放一盒磁帶,沒有收音功能,不能充電,用的是兩節一號電池。然而這並不影響王海濱向眾人炫耀。
“王哥,給我們放放,讓我們聽個聲唄!”旁邊有人開口說道。
“行吧,就給你聽一首歌!這玩意可費電池了!”王磊說著,按動了錄音機開關。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錄音機裡響起了《我的中國心》,隨著歌聲的響起,周圍的小夥伴們頓時安靜下來,仿佛沉浸在張明敏的歌聲當中。
王磊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他很享受這種招搖過市的感覺。
就在此時,李衛東搬著電視機的樣子,路過了此處。
王磊老遠就看到了李衛東,他刻意的開大了錄音機的音量,像是在對李衛東示威。
然而李衛東手裡那電視機的箱子卻很顯眼,老遠就能看到箱子上畫著的電視機圖案。
“那不是李衛東麼?他手裡抱著的是什麼?”
“好像是台電視機啊!”
“李衛東買了一台電視機!”
原本圍攏在王磊身邊的人,立刻跑去了李衛東身邊。
“李衛東,這是電視機麼?”有人開口問道。
“是啊,去津門出差,順便稍了台電視機回來。”李衛東笑著答道。
隻見小夥伴們紛紛跟在了李衛東身後,走進了家屬院,他們想去親眼見證電視機拆箱。
電視機可比錄音機香多了,有了電視機,誰還會去聽錄音機。
轉眼之間,人都走光了。
隻有王磊一個人站在原地,手裡捧著黑色大磚頭,一副風蕭蕭兮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