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撿芝麻丟西瓜(3000均定加更)(1 / 2)

高達55%的國有企業所得稅,始終懸在李衛東心中。所以李衛東打算趁此機會,要一個稅收減免的政策。

李衛東開口說道:“我們廠為了生產這種亞麻汽車坐墊,前期投入了很多,比如聘請大學教授進行研發、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還有購買進口設備。好在亞麻汽車坐墊最終還賣出去了,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在具體的生產過程當中,我們目前所麵臨的主要壓力,就是原料成本,國內亞麻和羊毛的產量都不高,特彆是我們使用的亞麻細紗跟純羊毛,都是比較昂貴的原材料,我們采購原料要花很多錢,這就會牽扯到一個資金回籠的問題。

如果我們廠是做國內業務的話,東西賣出去,很快就能拿到錢,在資金回籠方麵也就沒有什麼壓力。但現在做的是出口生意,一批貨發到美國,算上通關報關的時間,怎麼也得兩三個月,對方付款以後,再進行結彙,又需要等很長的時間,資金回籠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我們隻是一個三產的製衣廠,沒有國家級企業的那種底蘊,貨款幾個月不到賬,我們的資金就有可能斷裂。孫主任,實不相瞞啊,我廠前幾個月還是靠著借錢發工資呢,就連生產設備,也是花錢租的。一旦資金鏈斷裂,我們整個長可能瞬間就完蛋了。

所以我希望,政府能給我們一個減免國企所得稅的政策,也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一年就夠,等這批亞麻汽車坐墊的資金到賬了,我們的資金鏈充沛了,企業的經營也就不會有困難了。”

李衛東一番話有真有假。

原材料采購,的確是占據了服裝廠大量的流動資金,外貿訂單的資金回籠速度也的確是慢,這些都是真實情況。

但是所謂的借錢發工資、租設備生產,那就是李衛東左手倒右手,服裝廠的財務狀況,而也不至於短時間內就斷掉,撐到出口亞麻汽車坐墊還是不難的。

孫新民顯然不了解服裝廠的真實情況,在孫新民看來,服裝廠隻是一個三產,底子薄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李衛東在這裡哭窮說資金回籠太慢,服裝廠會撐不住,也是很合理的。

隻見孫新民考慮了一下,隨後點了點頭:“如果隻是一年的稅收減免,我想原則上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你們畢竟是出口創彙三百五十多萬美金的企業,給予一些政策上的扶持,也是有必要的。這樣吧,你寫一份書麵材料,我會向上級彙報的。”

若是國家級的大型企業要求減稅,或許有些困難,但區區一個地方企業的三產,要一個減稅政策就容易多了。孫新民覺得,隻要是報上去,就衝著那三百五十萬美金的出口創彙,領導也沒有不批準的理由。

要到了一年的稅收減免政策,李衛東當然是美滋滋。

企業所得稅減免可不是誰都能要來的政策,李衛東能獲得這樣的有待,也多虧了趕上了好時候。

八十年代中後期,國家連續多年貿易逆差,外彙儲備一年比一年少,所以對於出口創彙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也比較大,隻要企業能給帶來外彙,國家吃點虧也無所謂。

若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國的貿易進入到順差時代,出口企業頂多是有些出口退稅,再加上一些地方性的扶持政策,想要拿到減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九十年代以後,為了吸引外資,政策性的企業所得稅減免,幾乎成了外資企業的特權,除了企業所得稅之外,外企所得稅、車船稅、土地稅、以及各種附加稅種,外資企業都有優惠。

外資企業超國民待遇被取消之後,國家規範了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像是農牧業是直接免稅,特區裡重點扶持企業減免、半導體企業2免3減半,環保節能企業3免3減半,小微企業降低稅率、少數民族企業減免等政策相繼出台。

到了2020年,政策性的減稅,大概隻有“中國製造2025”的企業能享受到。

……

陶瓷展區,馬德興捧著手中剛簽下來的單子,一臉得意洋洋的笑容。

就在剛剛,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客戶看中了展櫃上的黑陶茶杯,然後訂購了一千套,這一千套黑陶茶杯,也創造了一萬美金的外彙。

望著合同上一萬美金的數字,馬德興忍不住向周圍熟悉的人吹噓起來。

“當時日用品展區取消的時候,主辦方要補償我一個展位,還好我選擇的陶瓷展區,要了半個展櫃,你們看,這一萬美金的外彙就來了!要是我當時沒有當機立斷的話,可就掙不到這一萬美金了!”馬德興開口說道。

“第一天就有人下訂單,挺不錯的啊!照著這個趨勢,等廣交會結束的時候,你這半個櫃台應該能創彙十幾萬美金吧!”旁邊一個同行說道。

“爭取吧,能有十萬美金的外彙,我就心滿意足了。”馬德興笑著說道。

“我說老馬,你就彆謙虛了,你們那的黑陶,燒的還真不錯,我看了都想買幾件,外商肯能能看中的。”另一人開口說道。

馬德興一臉驕傲的笑了笑:“我老馬可不是吹牛,我們那的黑陶製品,品質真是沒話說,我也是知道黑陶製品品質好,特意要了這半個展櫃!

你們不知道,在此之前,這個展位是在日用品展區,給一個什麼麻的汽車坐墊的,好在日用品展區取消了,我正好把這個展位收回來,擺上黑陶製品。

如果還是那什麼汽車坐墊的話,怕是一美金的外彙都賺不到!那種東西,外商怎麼可能看得上!出口創彙這種事情,還得靠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老外也喜歡這些東西。”

馬德興說著,心中已經開始琢磨,回去以後些工作彙報的時候,一定要將這一段寫進去,關鍵是凸顯一下自己如何的冷靜分析,如何的精準判斷,又如何的做出決定,最終多帶來了十幾萬美金的出口創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