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那拉萬尼從不遠處經過,李衛東馬上跟了上去。
那拉萬尼肯定不是來迪拜度假的,再聯想到之前在酒吧裡打聽到的消息,印度剛剛批準了一筆1.2億美金的工程機械采購預算,李衛東馬上猜出來,那拉萬尼跟這1.2億的采購有關。
隻是不知道在這1.2億美金的采購案中,那拉萬尼扮演的是什麼角色,是不是這次采購的主要負責人。
在商業情報方麵,李衛東遠遠不如那些國際巨頭,而那些國際巨頭企業也不可能將重要情報告訴李衛東,所以李衛東隻能跟在那拉瓦尼後麵,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去搜集信息。
那拉萬尼在會場內閒逛著,然後駐足在利勃海爾的展區前。
利勃海爾這種巨頭企業,有室內和室外兩個展區,室外展區停放的是各種實物設備,包括幾台非常高端的工程機械;而室內展區也有足足四百多個平方,布置的像是個獨立展覽館。
與之相比,富康工程隻有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展位。跟利勃海爾比起來,大概就像是路邊麻辣燙跟海底撈連鎖店的差距。
展區內,前來參觀洽談的人也不在少數,利勃海爾畢竟是全世界最頂級的工程機械企業,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品質都是一流的,又有著極佳的品牌口碑,是很多人購買工程機械的首選。
利勃海爾帶來了十幾個雇員,專門給客戶進行講解,推銷自己的產品。但即便是這樣,也就有些捉襟見肘,很多客戶在展區內逛了大半天,才會有講解員上前搭訕。
歐洲人做生意曆來都是比較功利的,那種看起來隻是來湊熱鬨,而不是正兒八經買家的人,利勃海爾的講解員也懶得去搭理。
那拉萬尼走進你利勃海爾的展區後,剛開始也沒有人搭理,但僅僅過了一分多鐘,一個高管模樣的人就走了出來,親自接待那拉萬尼,他與那拉萬尼聊了很久,臨走的時候還遞上了一張名片。
而這一幕全都被不遠處的李衛東儘收眼底。
“利勃海爾的高管親自出來接待,有意思了!”李衛東心中暗道。
緊接著,那拉萬尼又去了沃爾沃的展區,沃爾沃的高管也同樣出現,親自接待了那拉萬尼。
隨後在卡特彼勒、小鬆製作、日立建機等等的展區,那拉瓦尼無一例外的全都受到了高管的接待。
“看來那拉萬尼一直都在大企業的客戶關注名單當中,所以才會由企業高管親自接待的,值得各家大企業的高管親自出馬接待,印度這1.2億美金采購的負責人,應該就是那拉萬尼了!”李衛東心中暗道。
……
那拉萬尼的五官本來就跟白種人差不多,膚色也不是那種偏黑的印度人種,如果不是那標誌性的胡子,還真會有人將他當成是歐洲裔。
更何況在迪拜這種地方,南亞裔是非常多的,數量僅次於阿拉伯人。
中東地區那些靠著賣石油富起來的土豪國家都是比較缺勞動力的。
由於宗教文化的緣故,那裡的女性不參加工作,這就少了一半的勞動力。
而這些國家都比較有錢,社會福利也非常的好,公民即便是不工作,也能從政府領到福利金,這也催生了很多不願意去工作的人。
當地人即便是參加工作,乾的也是一些輕鬆的活,一天工作四個小時就算是辛苦的了,相當於是上半天班休息半天。而且每年還要有假期,算起來的話,一年十二個月,能有八個月在工作就算是辛勤勞動了。
然而這樣的勞動參與程度,以及低下的工作效率,是無法保證社會正常運轉的。大家都在家裡數錢,沒有人去勞動,或者隻進行短暫的勞動,那麼國家豈不是要癱瘓了?
所以土豪們想到的辦法,就是雇外國人去乾活。
南亞地區比較貧窮,距離中東又不遠,而且很多人在宗教信仰上也與中東比較相似,因此南亞裔成了中東土豪國家的勞動力來源。
諸如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等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人去中東打工,他們從事的都是那種當地人不願意做的工作,工資不高,工作環境和居住環境都比較差,是社會的最底層。
中東土豪們光鮮亮麗的生活,也正是靠著剝削這些南亞打工仔換來的。
在迪拜這種城市,見到南亞裔麵孔更是很正常的。
像是那那瓦尼這種長相的人,也不會受到特彆的關注,至少李衛東這個東亞麵孔,站在人群裡要比那拉萬尼顯眼的多。
然而那些大企業卻能夠在人堆裡認出並不起眼的那拉萬尼,還派了高管親自接待,唯一的解釋就是,那拉瓦尼是一位重要的客戶。
前一世的時候,李衛東做二手機械設備的時候,與這個那拉萬尼有過數麵之緣。
那拉萬尼的堂兄是印度的某位高官,因此那拉萬尼也獲得了一個工程機械采購的肥差。
國際市場上,印度政府向來都是人傻錢多的冤大頭。而這個那拉萬尼,在眾多工程機械供應商眼中,也是個有錢的凱子。
印度政府做海外采購的時候有兩個顯著的特點,要麼是特彆舍得花錢,花超出正常價格的去購買產品。
比如在購買武器的時候,掏錢從來不含糊,經常花大價錢買來一堆縮水的武器。
要麼則是花小錢吃大虧,看似撿便宜買來的東西,結果加上各種後續服務費,最終掏的錢反而更多。
就比如印度買的那艘二手航母,買的時候花花了9.74億美金,跟天上掉餡餅差不多。
然而後續支付的改造費用和翻新費用,卻高達70億美金。要知道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造價也就是62億美金。
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印度采購人員腦子蠢,而是因為印度的政府采購當中,**問題非常的嚴重。
後世印度花了88億美金,買了36架陣風戰鬥機,平均每架戰鬥機的單價高達2.4億美金。而這款陣風戰鬥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產品,印度購買的時候,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老戰鬥機了。
與之相比,美國的F22戰鬥機,賣給美**方的價格才1.5億美金。F35A賣給美**方是8000萬美金,賣給美國盟友大約是一億出頭。
F35A好歹是最先進的隱形戰鬥機,印度買陣風這種三十年前的產品,價格卻是F35A的三倍。
而事實上,法國達索公司對於陣風戰鬥機的出售報價一般都是在6000萬美金左右。印度卻要花2.4億美金購買,其中1.8億的差價去哪裡了?
答案就是都落入到印度自己人手裡了,法國人可一分錢都沒撈到。
一筆軍售買賣,經過印度國內各個環節的層層加價,最終6000萬美金就變成了2.4億美金。
那拉萬尼在采購工程機械的時候也是如此,一台十萬美金的是設備,他會花費二十萬乃至三十萬美金購買。
其中的差價,自然是落到了他自己的腰包,又或者是他那個高官堂兄的口袋裡。
所以那拉萬尼雖然是個有錢的凱子,但卻是個很聰明的凱子,他懂利用采購設備的機會撈錢。
李衛東對那拉萬尼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一次采購當中,那拉萬尼故意去買了了一批二手設備。
然後那拉萬尼將這批二手設備刷了刷漆,便當成是新設備運回了印度,這價格自然也是按照新設備來計算,甚至還有一些溢價。而那個給那拉萬尼提供二手設備的商人,也賺了一大筆錢。
這件事情在當時倒騰二手機械的圈子裡並不是秘密,從那以後那拉瓦尼便上了二手設備商的優先客戶名單了,大家都很希望跟那拉萬尼做生意,二手設備當一手設備賣,油水可是大的很。
也是因為那拉萬尼是知名的有錢凱子,李衛東一眼就認出了那拉瓦尼。
現在的那拉萬尼,才剛剛拿到工程采購的肥差,算是初出茅廬,圈內人還不知道那拉瓦尼的做事風格。
李衛東卻知道,這家夥胃口大的很,而且有一個高官堂兄做靠山,撈錢的時候也更加的肆無忌憚。
如果那拉萬尼是印度方麵派來的采購代表,這對於李衛東而言顯然是個好消息。
富康工程的產品在性能方麵毫無優勢,技術也要落後那些國際巨頭兩三代,品牌也毫無知名度,唯一的優勢大概就是價格便宜。
但工程機械並不是衣服鞋子等低端製造業產品,光是價格便宜,是沒有競爭力的。
若是真刀真槍進行競爭的話,富康工程還真不是那些國際巨頭的對手,肯定會被按在地上反複摩擦。
但遇到一個想撈錢的采購代表,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不誇張的說,隻要對方膽子夠大,一切皆有可能!
……
酒店的套房內,那拉萬尼靠在沙發上,品味著手中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