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本站:對趙桓來說,最難的還不是打仗,也不是平定叛亂,而是大宋的金融問題。
作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正式開始使用紙幣的朝代,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走了太多歪路。
並且因為宋的情況非常特殊,導致紙幣一問世,便扮演著拯救大宋朝廷財務危機的角色。
北宋的哪些導致了交子的出現?
商貿的日益頻繁,銅礦開發速度跟不上社會對貨幣的需要,造成民間開始用鐵錢。
但是鐵的價值和銅的價值對比,是十比一,就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往往大型商貿貨幣交易的時候,某一位商人可能要用馬車拖一車的鐵錢去交易,有時候甚至比貨物還重。
於是,蜀地的商人便想出了交子這種東西。
最開始,交子不是貨幣,隻是憑據。
慢慢民間便將這種憑據發展成貨幣,但是民間缺少監管,很快信用崩潰,許多經營交子的鋪子關門,引發了民間金融危機。
這件事發生在益州,也就是蜀地。
於是益州的知州張詠便站出來開始整頓交子的市場規則了,經過他的整頓,民間所有沒有信用的商人都被強迫將自己交子鋪關門。
張詠將發行交子的權限交給了蜀地十六個信譽度非常好的富商,由這十六個富商來發行當地的交子。
但是,由朝廷來做監管,發行量也必須得到朝廷的審批。
曆史的事件都不是孤立的,那時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蜀地交子,卻因為八竿子打不著的西北戰事,命運發生了變化。
仁宗年間,黨項崛起,西北戰事頻繁。
與此同時,太宗年間大肆開科舉為朝廷引入人才的製度,到仁宗時代,已經有些生猛,就是快要飽和了。
這個時候,文官把持的朝政,依然沒有任何開源節流的想法。
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範仲淹,提出慶曆新政,節省朝廷開支,卻被文官利益集團給乾了下去。
總之,薪資不許降,福利不能少,科舉的名額也不許動,恩蔭不許碰。
但是現在官員隊伍越來越壯大,又遇上西北用兵,朝廷需要錢啊!
本來經曆了真宗朝,大宋還是挺富有的,但到仁宗皇帝這裡,發現朝廷的支出,一年比一年恐怖。
就算再富有也頂不住了!
朝廷已經隱隱出現財政危機,想化解財政危機的範仲淹被踢出局。
於是文官們就開始想辦法生錢!
這錢不能種在地裡澆水長出來吧,那去哪裡生錢?
剛好蜀地的交子現象入了朝廷的法眼,有人腦袋一拍,臥槽,何不將交子的發行權收歸朝廷,由朝廷來發?
這時大家都頓悟了,臥槽!這是好辦法啊,以後發錢的權力掌握在我手裡了,沒錢了?
印!往死裡印!
這比在土裡種錢靠譜多了,速度也快多了!
當然,在最開始收回交子發行權的時候,大宋朝廷還是像一個溫雅的書生,蠻克製的。
但是,隨著大宋公務猿人數的壯大和邊事的日益頻繁,用錢的地方就像無底洞。
於是朝廷就開始增發交子量。
但交子也不是到處都是,當時主要是在蜀地、西北一帶有,蜀地是因為是交子的發源地,西北是因為那裡要和西夏打仗。
交子作為紙幣,在世界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但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即為當時的大宋朝廷緩解了危機,但同時卻引發了可怕的通貨膨脹。
便說眼下,趙桓所在的這個時代,東京城的米價就說明了一切。
尤其是到了宋徽宗時代,將交子改成錢引,其實就是換了一張皮,單位名稱由貫改成了緡,這個時代的朝堂上的大臣們基本上是沒有節操的。
為了緩解財務危機,為了往自己口袋裡裝更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