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趙桓正在禦書房內聚精會神看著蘇子羽獻上來的那份異域圖誌,思考著未來十年大宋的版圖該打到哪裡,能得到什麼。
爐火燒得正旺,一邊的小太監正在添加木炭。
趙鼎進了宮,直接到皇帝的禦書房。
“臣趙鼎,參見陛下。”
“愛卿不必多禮。”
趙桓轉過身,看著眼前的中年男子。
趙鼎可是正統曆史上,趙構南渡後的四賢相之首,性子保守了一些,卻也撐起了局麵。
“愛卿到東京城可還習慣?”
“回稟陛下,一切順利。”
“愛卿的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朕看完了,朕心甚慰,能得卿之才,乃大宋之幸。”
“陛下謬讚,為君分憂,乃是臣之職。”
趙桓道:“不過,朕提個醒,切勿讓朝廷貸向民間的錢,過分流入某一個領域。”
“陛下放心,臣定嚴格把關。”
趙桓心中對趙鼎的計策的確很滿意。
趙鼎四策其實很簡單,也很犀利,更很切合實際。
大宋銀行的錢,當首先流入到衣食住行這個領域。
這四個領域乃是民生之根本,卻又各自承擔著不同的角色。
但對於毫無市場經濟經驗的古代人來說,最開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靠基建拉動了就業率,普通百姓是有錢了,但糧食產量和服裝產業沒有起來,很容易導致百姓手中錢突然增多,貨品供給不足,而出現嚴重通貨膨脹。
這個時候,經濟基本就要到崩潰邊緣。
所以啊,靠基礎建設拉動經濟的確是百試不爽的好方法,但市場的貨品攻擊要跟上。
這也是趙桓為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掃平南方,還要攻打交趾的原因。
那是他在為接下來大力發展大宋的國民經濟做的鋪墊。
每個階段要完成的任務是不一樣的,這個階段,要做的是隻有一點:讓百姓有吃有穿!
當有一天市場上的商品出現過剩,而基建的腳步又很難停下來的時候,那是下一個階段的問題了。
發展永遠都會有問題,不能因為有問題而停滯不前。
所以,趙桓是真心實意支持趙鼎這麼做。
不過,作為掌管帝國儲備資金的大宋銀行,一定要嚴控資金流向的對象。
對於皇帝來說,更願意將大宋銀行裡的錢,流向民間並無太厚實家底卻願意通過艱苦奮鬥而過上美好生活的普通人。
這樣一來,既可以有效遏製那些原本就很有錢的富商形成寡頭壟斷,還可以為民間百姓打造勤勞致富的標杆,鼓勵更多人投入到踏踏實實的勞作中來。
可事與願違,這些人往往抗風險能力太低,且自身經商能力不足,手中自有資源太薄,朝廷將錢貸給他們,很可能血本無歸。
大宋皇家銀行的錢也不是種在田裡澆澆水就憑空長出來的,它們都是百姓信賴朝廷,存進來的。
若是朝廷收不回來這筆錢,一旦百姓要來取錢,朝廷將無錢可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