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順有足夠驕傲的理由。
黨項在他父親李秉常手中開始變得衰敗,在他早年繼位的時候已經非常衰敗,被宋朝摁在地上來回摩擦了很多次。
但從十年前開始,李察哥在統安城擊敗宋軍開始,黨項就開始反擊宋朝。
再由遼主在中周旋,大宋最終同意議和上供。
李乾順原本與遼關係融洽,製定的戰略是連遼抗宋,甚至還派大軍去幫助遼攻打女真。
但見遼大勢已去,金國使者來夏跟他說,金夏一家,大金對夏可以像遼對夏一樣。
於是,李乾順便開始和金國聯盟。
這也是耶律大石願意出兵製衡金國的原因之一,耶律大石是希望夏國被宋朝滅掉的。
李乾順卻是意氣風發,這些年在他的統治下,黨項的國立日漸強盛起來,中央集權已經牢不可破,母黨專政徹底銷聲匿跡。
李乾順著戎裝,手持寶刀,被親衛軍包圍。
十萬大軍將洪州圍得水泄不通。
不僅洪州城被圍困,自橫山西南一帶,朝東北而去的幾大重鎮都已經被夏軍包圍起來。
包括洪州、龍州、銀州、永樂城。
這些地方到處都是夏軍,其中洪州早在曹昇發動叛亂的時候,就已經被包圍。
永樂城更是集結了二十萬夏軍,連夜對其進攻,黨項對這座重鎮誌在必得。
十裹井、牛心亭,這兩個村莊,原本是宋軍屯糧之地,被血洗。
男人全部處死,女人全部抓到軍營。
那裡的雪是紅色的,路麵也是紅色的。
無數人頭堆積在荒原上,無數雙已經失去生命靈氣的眼睛,望著灰色的蒼穹。
此刻,李乾順正在洪州城外,看見十幾顆巨大的石頭同時砸在洪州已經破敗不堪的城牆上,將宋軍最後的抵抗擊碎,心中升起一股豪情。
因為生長在母黨專政的巔峰時期,使得他向來以深沉、溫和展露於人。
這位夏主可以說比前幾代的夏主都要更加狡詐,更加懂得審時度勢,更加知道該做什麼。
當遼國大勢已去後,他果斷和金國攀上關係。
他的皇後是遼國公主,為了表示欲金國真誠合作,他處死了自己的皇後,對外宣稱皇後是因為祖國滅亡傷心欲絕而死。
如果李乾順不是生在夏國,而是生在遼國或者宋國,給他一個很好的盤子,他可以將曆史改寫。
這就是李乾順,溫和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狂熱的野心,並且他本人的能力與他的野心非常匹配。
可惜,他繼承的盤子是夏國,這個縮在西北,靠著橫山阻隔大宋,又不得不依靠遼國來製衡大宋的小地方。
這一次,他傾國之力,在臘月嚴寒之下,大舉南下,欲將宋在橫山地界的所有城寨全部殲滅,徹底改變宋夏的格局。
隨著前麵傳來山洪般的呼嘯聲,宋軍最後的防線終於崩潰。
城頭宋軍幾乎全部戰死,統帥章顧拔刀自刎。
鮮血從牆壁上流淌下來,將整麵牆都染紅,在白雪覆蓋的世界,顯得格外刺眼。
夏軍開始瘋狂向洪州城內衝,他們也疲憊到了極點,他們需要更加美味的食物,掠奪錢財和女人。
攻城的西夏指揮官野利青哥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殺戮者。
他圍困洪州已有一個半月。
起初,他有三萬人馬。
先後與洪州的宋軍打了不下二十回,平均每兩天戰一場。
而且將洪州城的補給全部切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