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的速度已經降到最低點,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漲價,並且每天翻倍漲!”
劉彥宗心頭一喜:哎呀,徐處仁啊徐處仁,你以為你擴張了東京城,又加大了對東京城糧食的供應,物價就能下去了?
朝廷高價賣地,對商業規則的管控適度,已經開始反彈。
很快,東京城的物價就會暴漲!
很快,會有更多的向謝坤景這樣的人行凶!
當人被逼到絕境的時候,自己都不想活了,除了與痛恨的人同歸於儘,沒有彆的選擇了。
“張福,你去整理一份東京城的房價,今天晚飯之前給我。”
“相公放心,我現在就去整理!”
回到東京城的劉彥宗先是回了一趟家,花很長很長時間,洗了一個澡,然後又花了很長時間和府上的小妾們玩了一些畢竟有意思的成年人玩的遊戲。
直到傍晚的時候,張福屁顛屁顛跑來,將一份彙報表交給了劉彥宗。
於是,這位劉禦司換上官服,進宮麵聖。
趙桓看了劉彥宗關於西北新置官員的彙報,以及對於治理西北民族的政策後,暫時接受了他的建議。
先以黨項貴族來繼續統治,再從隴右都護府抽調番兵到西北駐紮。
在西北戰區,形成漢軍、番軍和夏軍的三足格局。
其中漢軍勢力是最強大的,主導著一切規則。
番軍的勢力必須要與夏軍旗鼓相當。
在這樣的格局下,番軍一定會為了表現對大宋的忠誠,和夏軍對立起來。
而夏軍呢?
作為戰敗者,歸降者,同樣為了表示對大宋的忠誠,也會與番軍對立。
如此,矛盾就轉移到了他們雙方的矛盾,漢軍的地位就是裁決者。
至於是否擔心他們聯合起來抗宋?
不可能了,宋夏之戰,李乾順在西部聯合過青唐部的軍隊,但依然不是大宋的對手。
現在的宋軍勢力,已經占據絕對優勢。
隻不過,趙桓不想西北永無安寧,想宋軍從與黨項和青唐部的矛盾中抽身出來。
畢竟西北現在也已經瀕臨金國,成為宋金的邊界,宋軍的精力和注意力,已經保持在對金國的戰爭上。
這個策略,比徐處仁的在黨項國內實施儒家教化,效果會更快。
當然,趙桓也同意了徐處仁的策略,當年被發配到西北的幾萬儒生,現在有一半被抽調到了河套路。
看完對河套路的治理之策後,劉彥宗便將自己今天總結出來的呈遞上去。
趙桓皺著眉頭,一個字不漏地看完了。
看完後,趙桓自然知道劉彥宗想表達什麼,他並未急著表態,隻是讓劉彥宗先回去歇息。
劉彥宗也乖乖回去了。
這事趙桓幾天未提,這幾天,他一直在關注糧食收成的問題。
從各方傳回來的消息,今年的糧食產量,比去年可能要增長了三倍!
當然,這是統計層麵的數字。
趙桓有充分地理由相信,下麵的官員為了業績好看,虛報了產量。
不過,讓趙桓安心的是,產量肯定是增加了,隻不過不可能達到三倍之多。
大約五天後的一次早朝,當政事堂將民生問題彙報完後,劉彥宗突然站出來了。
往往這個時候,徐處仁眼皮子就開始抽搐,唐恪嘴角就開始顫抖。
這個老扒皮難道又要開始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