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晟不跟趙桓打,打算穩住局麵,從高麗下手。
但這並不是趙桓的意思,從金國主動停止大部分商貿後,趙桓就和大臣們坐在垂拱殿裡,天天想著怎麼打金國。
總之,現在出兵的借口也有了。
不過趙桓並不想打消耗戰,他想一次性把金國打服,就算滅不了,也要打得跪地喊爺爺。
於是,宰府大臣們,根據皇帝在前線收集回來的金國情報,開始出謀劃策。
就此事,宰府大臣們爭論了足足半個月。
其中中府和西府主張先攻打草原,將草原上的部族打服後,從西邊和南邊夾擊金國,利用大宋的兵力,將戰線拉長,以資源戰的形式,穩步向前推進。
而東府則認為,先控製高麗和渤海,也就是大宋東邊的戰線。
理由是遼東半島的地形是向下垂下來的,最南邊的蘇州(後世的大連)是屬於三麵環海的,又與金國後方相距甚遠,打起仗來,海軍容易登陸,且金國要在那個地方和宋軍打,離後方補給甚遠,補給難度會大大增加。
隻要拿下蘇州,宋軍便可與燕雲戰線、高麗戰線形成三條戰線,進攻金國。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按照東府的戰略,是要先消化高麗。
而按照軍督府和樞密院的戰略,現在就可以獵殺草原部落。
正好幾個月前,耶律大石攻打宋國西北,給了大宋出兵的理由。
幾天之後,趙桓打算采取軍督府和樞密院的戰略,出兵草原。
這一日的議事上,皇帝語出驚人:“朕要親征!”
“陛下,草原危險!”
“諸位愛卿不必再勸,草原蠻夷膽敢犯我天宋,朕必誅之!”
大臣們大感蛋疼,怎麼這皇帝這麼喜歡親自帶隊打仗啊。
以往的皇帝,都乖乖地待在皇宮裡,絕對不會跑到前線去的。
這個皇帝有點野啊!
聽說趙桓又要出去打仗了,幾天之內,奏疏如雪花片一樣飛進皇宮。
“陛下乃天子,關係社稷安危,不可以身犯陷。”
“陛下,那草原蠻夷不過土雞瓦狗爾,何須天子勞駕遠征,天子當以天下萬民為重,居九重天闕,垂衣而治!”
“陛下,臣鬥膽,若有敵軍圍我大宋都城,大宋危在旦夕,陛下自可親征,與軍民齊心協力,與吾等同袍殺敵,然如今大宋有雄兵百萬,何須陛下親征,陛下更應以江山社稷為己任!”
“……”
趙桓正在自己的禦書房裡看戰略地圖,邵成章和王奎安從外麵辦了一堆又一堆的奏疏進來。
“官家……”
“都扔到政事堂去,彆放在這裡妨礙朕,讓徐處仁去處理。”
“是,官家。”
王奎安猶豫了一下,道:“官家,大哥兒在外麵求見。”
趙桓抬起頭來,疑惑道:“他怎麼來了,他不是和石子明在學新學嗎?”
“臣不知。”
“讓他進來。”
趙諶進來:“兒拜見爹爹。”
“諶兒,你有何事?”
“兒聽聞爹爹要親征蠻夷。”
“朕為天子,亦是大宋軍隊最高統帥,當領千萬兒郎,為大宋鏟除邊關威脅。”
“爹爹,兒也想與爹爹一同出征,請爹爹成全。”
趙桓微微一怔,有些驚詫地看著趙諶:“其他人都避之不及,你為何要與朕一同出征?”
趙諶突然跪下來了:“爹爹,上一次,是兒不對,還請爹爹不要再怪罪我,爹爹為國為民,日理萬機,兒隻是想為爹爹分憂!”
趙桓走過去,倒了兩杯茶。
“你先起來。”
“爹爹……”
“你有這份心意,我已經很感動,隻是前線危險,你還太小,等過幾年再說。”
“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