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擊退耶律大石後,嶽飛晉升為西北戰區都督。
劉延慶與其子劉光世被移交軍事法庭,審判問斬,劉家被抄家,發配嶺南。
凡是在戰時臨陣脫逃者,基本上都掉了腦袋。
嶽飛在西北下半年時間,先後處置了十幾個都虞侯,幾十個指揮使。
原西北軍都禦司使王奎安被調回京師受罰,由秦檜親自前往西北,配合嶽飛完成人員整頓。
在秦檜去之前,皇帝曾經私下跟秦檜說過,凡事拿捏有度,此非常時機,充分授權嶽飛。
秦檜從皇帝的話裡讀出了兩層意思:一、現在你過去,好好配合嶽飛就是了,不要瞎摻和;二、等嶽飛整頓完第一波後,將西北給朕看嚴一點!
這一次北伐草原,早在去年蒙兀人南下的時候,趙桓就計劃好了。
隻要糧食允許,他就會去草原上先浪一波,收收人頭。
不然那些草原韃子還以為大宋是原來的大宋,是個人都可以來踹一腳,然後要點錢就走?
凡是膽敢對大宋開戰的,那都是要付出一百倍的血的代價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趙桓發兵前的三個月,樞密院開始緊鑼密鼓籌備軍糧。
西北的軍糧,比平時每個月多出整整一倍。
作為北伐草原的後方基地,西北河套是戰略要地。
先後經過種師道和嶽飛的整頓和黨項人的叛亂後,西北各方麵慢慢穩定下來。
這也為皇帝北伐提供好了條件。
六月五日,十萬羽林騎軍在京師外集合。
鐵甲銀胄在盛夏的陽光下,如同冷光流動的海洋,一望無際。
皇帝乘坐天子禦輦,出了朱雀門,又出了新城南門。
下午,城外的大軍陸續開始移動。
強大的中央羽林軍開始北上。
他們沿著從東京城到京兆府的水泥路,行軍速度非常快。
大約八天的時間,大軍從東京城抵達長安城,在長安城做了修整之後,又一路北上,進入興慶府。
前方的敵報已經傳來了:乃蠻部願意臣服偉大的大宋天子,尊大宋天子為天可汗。
亦難赤汗還專門寫了一封信給趙桓,心中闡明自己願意永遠歸附大宋。
你早不寫,晚不寫,等朕來了再寫,當朕是傻子麼?
趙桓心裡想著,無論亦難赤把話說多麼好聽,他對大宋出兵了就是出兵了。
侵犯了大宋的國界線,該付出的代價,一分部許少。
這種緩兵之計,對他趙桓來說沒有用。
而且,你不寫信還好,你這一寫信,這不就有點可疑了麼?
要麼是緩兵之計,要麼就是真假虛實。
用某一位偉人的說法: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如果是緩兵之計,必然是在找援兵。
如果是真假虛實,必然是想迷惑朕,趁機達成另外一個目的,來影響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