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邊在給軍隊供給牛肉,南大陸一邊正在掀起滅國之戰。
而皇帝的眼光遠遠不止於此,在確保了南大陸這個大宋糧倉平穩,同時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後。
趙桓的目光已經在往西邊轉移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金國已經對大宋構不成威脅。
不但沒有威脅,並且在接下來五年,金國會按照大宋的商業規則,慢慢變得更加衰弱。
滅金國是遲早的事了。
而靖康八年,無論是長安城還是東京城,都明顯多了很多胡人。
胡人們對大宋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從西域到中原的道路全麵被打開之後,從商的成本一下子降到最低點。
西北的商貿正在快速的發展。
從玉門關一帶,到興慶府,在到京兆府,胡人隨處可見。
而靖康八年的八月,初秋的風正是涼爽的時候,一群金發碧眼的人來到了東京城。
大秦國是中原對羅馬帝國的一種稱呼。
這裡的羅馬帝國,指的是東羅馬帝國。
在後世的史書上,西方的學者稱之為拜占庭。
但它卻是正統的羅馬帝國。
在唐宋時期,人們更願意稱呼它們為拂菻國。
這群人金發碧眼的人就是來自拂菻國。
東京城有專門供外國大使居住的使館。
不過,這幾個人顯然不能算是大使,因為他們拿不出使者的憑證,最多算是商人。
東京城的胡人也不少,不過他們和西域甚至蔥嶺一帶的胡人長得還是有區彆的。
所以,他們很快就引起了皇城司衛的注意。
這件事皇帝自然很快就知道了。
“金發碧眼?”
趙桓心中微微一驚,莫不是歐洲人?
歐洲自古便於中土有來往,雖然來往不夠密切。
容朕想想,這個時代的歐洲在乾什麼?
特麼的,一群人在打聖戰!
十字軍東征的年代,耶路撒冷是攪動風雲的中心。
這個時代,西歐還是滿大街是屎的農村。
應該說,華夏的農村都比西歐的城堡好。
這個年代,歐洲的中心不是西歐那群窮鬼,而是富得流油的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是歐洲的中心。
那是沒有被羅馬教廷籠罩的希臘世界。
可惜,那片世界正在被十字軍不斷地摧毀。
一旁的趙構道:“陛下,金發碧眼,臣倒是聽有的海上商人提起過,大秦國的人大部分為金發碧眼。”
“我大宋可與大秦有來往?”
“大宋並未與拂菻國有直接往來,但每年都有大秦的貨物進入大宋,這些貨物是通過大食人流通進來的。”
“原來如此。”
在宋朝,尤其是福建泉州一帶,是外國人聚集地。
阿拉伯人和印度人與中國通商,基本上都是停留在泉州。
宋朝的泉州是遠洋航行的國際大港口。
許多中亞和東歐的商品都是從泉州流通到中土的。
趙桓故意問道:“這拂菻國你們知道多少?”
徐處仁道:“臣等所知不多,隻知這些胡人都是無父無母,不受王化的蠻夷!”
徐處仁說的道並不完全是種族主義。
這個年代,東歐雖然比西歐強大太多。
但對於天朝來說,真的隻是蠻夷。
尤其是宋朝這種在曆史上高度文明的國度。
無論是文化還是哲學、科學都能把歐洲甩七八十條街。
“朕到時對這些拂菻國的人感興趣。”
趙桓又跟何禮明道:“你明日將那些人帶到大殿。”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