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處仁道:“陛下放心,臣一定辦到。”
“好,徐相公做事朕最放心了。”
一邊虞允文道:“陛下,臣願意再建立一個冶鐵司,為徐相公分憂。”
徐處仁眼皮子一跳,其他大臣們眼珠子都轉起來了。
好你個虞允文啊!
你這是告了狀,在皇帝麵前做了忠臣,現在又順手要把冶鐵司給抓過去。
很顯然嘛,冶鐵司出現鋼鐵不足的情況,這事爭論到皇帝這裡來了,那就是再添加一個冶鐵司最佳時機。
如此,皇帝答應下來,政事堂都不好說什麼,畢竟事情沒辦好,鋼鐵供給不足。
要做預備司衙,合情合理啊。
總不能你們政事堂事情沒辦好,還不讓再增一個吧?
趙桓一聽,連忙點頭:“虞卿能有此心,朕心甚慰,此事就交由虞卿辦理。”
“臣遵旨!”
這便是權力的擊鼓傳花,看起來好像一切都是為了政事堂著想,其實的權力分割。
有人也從這場權力的分割中猜測,是不是和未來的儲君繼承人有關?
畢竟,徐處仁公開支持過崇國公,而現在權力正在偏移,是否預示著皇帝並未打算要立崇國公為東宮之主?
大宋朝堂之格局,變得更加微妙起來。
恰恰在這個時候,又一連發生了不少事。
幽州新一輪的鐵礦開采民間招募,出了一件很嚴重的問題。
有人告發幽州首富韓禮先私通金國大臣韓企先,並且將一萬斤鐵礦悄悄沒給了韓企先。
韓禮先是誰?當今皇貴妃的父親!
韓企先是誰?金國漢人宰相!
這件事以十萬裡加急被送到了東京城。
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大理寺、督察院和皇城司全部出動了。
而韓企先更是被直接帶到了東京城,然後,這件事被迅速壓下來。
並未對外傳出去。
有官員私下說,這事其實和中樞權力之爭有關。
中樞權力之爭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尤其是在東宮之主為立之前。
且不說韓禮先有沒有膽子賣,既然有了這個風聲,甚至皇城司找到了幾個寧死也要指責韓禮先的證人。
這便表示,東京城有人要對韓妃下手了。
這一手下得夠狠,直接到了通敵賣國的地步,雖然被壓下來,雖然沒有找到切實的證據讓韓禮先死。
雖然那幾個證人最後因為誣陷當朝皇貴妃的父親被處斬。
但是,這根刺卻埋在了大宋朝堂上啊!
似乎在提醒著大宋朝廷上的相公們,彆忘了,皇貴妃的本家韓家,是曾經遼國大族,現在是金國大族。
這無疑對趙淳是不利的。
至少在爭奪儲君這一方麵,是非常不利的。
而此時,儲君人選聲音最高的趙諶,已經在南大陸的前線立了一個軍功了。
在這個世界的後世,有人如是推測過,韓禮先案是政事堂一手導演的。
因為皇帝對政事堂權力的分割,讓政事堂感受到了危機,加快了對趙諶的扶持,這是一種權力自保行為。
當然,這些其實都隻是後人的猜測,真相又有誰說得清?
PS:我勒個去,上一次發的VIP群居然是錯的,重新建了一個:626924428,群名大宋皇城司。進群的兄弟們給個全訂截圖哈!在這個群裡討論劇情,專討論劇情和曆史。要劇透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