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趙桓對商人這個團體,即熱愛又擔憂。
作為21世紀的人,趙桓非常清楚。
本書作者唐曉非提醒您《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一時間在<ahref=://>舊時光文學</a>更新最新章節,記住域名
當商人的勢力發展到一定的地步,就會發動顛覆性的政變。
資本一定是渴望權力作為保護傘,來長久的保護他們的利益的。
若無很好的遏製和均衡,財閥控國是必然。
一旦資本強而朝廷弱,則會出現可怕的局麵。
屆時,房價、基礎物價、交通費等等,日常民生,皆為財閥主控,失去了可調控性,底層百姓的隻會越來越慘。
自從發現不少商人都與官員由來往後,趙桓的內心開始敏感多疑起來。
撤換掉徐處仁、唐恪這樣的自由貿易派,改而讓主張朝廷強力主導的虞允文上台。
虞允文上台後的確有所建樹,就說大宋糧食局下的大米、小麥、酒肉等基礎物資的儲備都有所增加。
這些是很重要的戰略儲備,打仗的時候必須要的。
趙桓正四處用兵,虞允文的這一套做法很符合他的口味。
且不說僅僅是糧食局,就說藝造局、品造局的產線也全麵收縮進來。
以前唐恪在的時候,為了追求規模量產,將許多手工藝品外包到民間。
規模起來了,但是品質卻難以保障,長此以往,對大宋的手工藝品肯定是不利的。
再說這挖礦一事,以前由民間商社在商虞司競標而得,現在基本收回來給到工部做統一規劃開采。
唐恪曾經上言說朝廷這是與民爭利,會導致國富民貧。
到底是全麵放手給民間自行發展,還是有朝廷主導,這兩年已經在朝堂上形成了新的派係爭論。
隻不過,趙桓一直將主要的矛盾引向對外的戰爭,所以兩派並未真的撕裂。
但這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從前年徐處仁卸任,到今年唐恪被調到西北,老派的骨乾隻剩下周朝,他們越發覺得危險。
趙桓的確是打算下一個十年,將局麵收緊,由朝廷來主控,朝廷商社和民間商社的交稅比例,要調整到八比二。
如此,一是能毫無壓力地滿足日益增加的軍費開銷,以及各項日常投入。
二是可以很好地遏製一下民間商人勢力的惡性膨脹。
直到兩個月前,趙桓和葉崇在規劃超市的事情的時候,突然感同身受,的確,朝廷不是什麼事都能做的。
該交出去的還是得交出去,至於如何把控民間商人過度膨脹而損害國家利益的問題,他已經想清楚解決方案了。
他的做事風格很簡單,隻要邊界問題可控製,一切事情,怎麼快怎麼來。
不要害怕複雜的問題出現,每一件事在走向完成的過程,都會出現大量問題。
執政者不能因為害怕問題,而躊躇不前。
虞允文在一邊道:“陛下,若是有一天,商人真的走上了哪一條路,陛下打算如何?”
桌案上的香爐青煙嫋嫋,延福宮裡除了皇帝和帝國首相,彆無他人。
一張張世界大陸版圖掛在皇帝身後。
趙桓歎了口氣,道:“若是真有那麼一天,朕不介意推倒重來。”
虞允文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一天真若是出現了,就不是像之前小部分的商人勾結官員那麼簡單了。
民間的商人集團崛起,他們本身就是大宋經濟的一體,一旦他們成了氣候,將會成為一股極其危險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