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中,關於吳玠攻打伽色尼王都加茲尼城的戰術,被列入了帝**事學院攻城案例中。
傳統的攻城方式多用雲梯,用人堆,或久困。
但吳玠采用的是威懾的戰術,從心理層麵先給城裡的敵人造成致命的衝擊力。
讓敵人不戰自潰,從而使戰鬥力大大減弱。
正如陸遊在《論戰》這本書中所說:兵法中有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說法,吳玠在攻打加茲尼王城的時候,根據中**隊擁有的火炮,采用了強勢的心理施壓。這種戰術隻有擁有強大而充足的火炮的時候才能使用。並且必須配合內部分化的手段,例如以投降者勸說城中出現議和派。否則,有可能出現全城孤注一擲死戰的局麵,給接下來的鏖戰帶來很大的壓力,造成更多士兵傷亡。
這裡的內部分化就是攻城前,在加茲尼王城內部散布的關於阿穆·穆紮法爾投降的消息,並且賄賂利益受損派,造成內部出現隔閡。
這樣,在攻城的時候,一旦局勢吃緊,那些潛伏的投降派,就都會跳出來,蠱惑平民,從而混亂城內局勢,進一步瓦解城內的戰鬥意誌。
天空萬裡無雲,陽光毫無遮擋地灑落到大地。
往日的雄鷹避讓,不敢再在加茲尼城上空盤旋。
密密麻麻的火炮劃過天際,將空氣灼熱,翻滾起熱浪,轟擊在城牆上。
這裡曾經誕生過強大的帝國,這裡的鐵騎曾經也橫掃西域,甚至在地中海沿岸,讓基督徒呻吟、流血,使世界顫抖。
但是,現在,所有強大的意誌,在宋軍麵前都被踩得粉碎。
一切阻擋,都被橫推!
此時此刻,加茲尼城內,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敵軍的強勢和熊熊燃燒的怒火。
終於,城內出現了更多反叛的聲音:都是蘇丹,他投降了契丹人,對付東方人,給我們引來了災難!神啊!請你懲罰這個昏聵的蘇丹!
“沒錯!蘇丹下台!”
“開城投降!”
“禁衛旅不能保護我們,我們的財產受到了威脅,這場災難是**!”
“蘇丹為了一己私欲,投降契丹,背叛神的意誌!”
“開城投降!”
“我們不要戰爭!”
“開城投降!”
“……”
“不!開城投降那些東方人會殺光我們!”
“對!大家忘記聖戰了嗎!異教徒是魔鬼!我們隻有血戰到底!為神而戰!”
“不會!我在東方人的軍隊中親眼看見阿穆·穆紮法爾總督,他還活著,並且升了官,東方人並沒有殺死他!”
“我去過幾次東方買絲綢,東方人性格很溫和,他們一般不會亂殺人,隻要我們投降,阿穆總督閣下會保住我們的!”
……
“不要戰爭!開門投降!”
“不要戰爭!開門投降!”
“不要戰爭!開門投降!”
“不要戰爭!開門投降!”
……
“消滅契丹人!”
“消滅契丹人!”
“消滅契丹人!”
……
反戰和議和的聲音在城內迅速傳播,越來越多的平民走上街頭,高聲呼喊。
連十歲的小孩也大聲喊著:“我們要和平!”
顯然,這場戰爭延伸到了伽色尼王國的政治外交上,一切的壓力都被歸屬到了蘇丹和宰相對契丹人的態度上。
轟……
終於,城牆上被轟擊裂開,城樓出現一塊地方蹦碎。
碎石隨著衝擊波飛濺出來,像暴雨一樣衝擊下去。
那些沒來得及躲避的士兵,當場被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