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僧道(2 / 2)

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

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

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黛玉的語氣裡,有著一絲落寞,雲臻的心跟著一緊,笑著點點頭,“說得極有道理,可自古以來,儒家講究的是入世,佛家講的是出世,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讀過的一篇文章《原道》,上麵說‘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而實則,自古以來,佛道,一直都是人類避世之所,‘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如古之無聖人,人之類滅久矣’。”

黛玉知他擔憂什麼,忙道,“是啊,‘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熱也,無爪牙以爭食也’,無人類之繁衍,無士農工商出粟米絲麻,作器皿,通貨財,序秩序,真不知又是怎樣一副景象?我從不反對人出家避世修行得道,我隻是很反感那些以渡他人為己任之人,我倒是想看看,這些人到底有什麼神通?若果真有了神通,顯示出來,還怕沒有人追隨嗎?”

雲臻大笑起來,摟過黛玉,“隻可惜你是個女子,若當男兒,左丞右相你都是做得的。”

黛玉靠在他的身上,笑道,“將來王爺若成九五之尊,可是要聘我當左丞右相的?”

雲臻笑道,“自然了,將來你還將是我後宮之謀士呢,可好?”

夫妻二人彼此打趣,眨眼間便到了。至二門口,說是劉近道有請,雖有嬤嬤在,雲臻依舊是一手一個將兩個兒子抱到了熙穆院,才過去。

書房之中,劉近道等雲臻來,等得有些急了,才到,忙過來,“王爺,大喜!”

不等雲臻問,劉近道忙道,“太子的窩點已經知道了,王爺猜是哪裡?”

雲臻想了想道,“是吳家莊?”

劉近道愕然,“王爺是怎麼知道的?要知道,為了查探究竟,王協可是費了不少老勁,到現在,大皇子那邊還一籌莫展呢。”

雲臻坐下來喝了一口茶,“我也是猜想,當日黃河治水,我路過吳家莊,看到那裡頭跟個鎮子一樣,原本想投宿,卻被人攆了出來,大雨中狂奔了半夜,這才找到了一處小村子住了半夜,一打聽,才說那吳莊頭竟是個刺頭,連一省之巡撫見了他還得行大禮。我還聽說,原石家與吳家也是姻親,這吳莊頭原是前太子妃石氏的表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