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
“第一座人造子宮工廠……嗎?”一群來自白之大地天慶大學醫學院的學生,頗為嚴肅地走進了某個充滿靈異氣息的地方。
他們是這個工廠開放以來,第三批組織參觀的學生。
四米高的玻璃缸內,充滿了淡黃色的液體和倒懸其中的人類胚胎,缸後連接著大量通往地下的導管,一刻不停地輸送著什麼。
而這樣的玻璃柱數目一眼過去,根本看不到頭。
淡黃色幾乎占據了目光可及的整個世界,隻有偶爾逡巡而過的自動機器人,帶來幾絲灰銀色的風景。
這些機器人通過內置的攝像頭,檢視著每一個缸的情況。
每個玻璃缸的右下角,都寫著相應的編號和對應提供生殖細胞的父母姓名,以及負責管理的工作人員id。
……
“我的導師是人造子宮計劃的協作人,但我真沒想到能工業化得這麼快。”領隊的年輕人看到這一切不禁感慨道。
雖然他一副十來歲的模樣,但實際已經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人,算是經曆過以前的幾個時代的老人了。
密密麻麻的“子宮森林”不僅沒有嚇到他,在領隊眼裡甚至還有些迷之親切。
“聽說導師你們以前的成果都是要等技術完全成熟,能夠盈利才會去量產化?”
“換作以前,不賺錢的事誰會乾,特彆是生物科技這種資金無底洞,肯定要想方設法收回成本的。”領隊不假思索地回答。
“可是越造越虧的話,為什麼現在還要造?”
“年輕人,有市場價格,然後才有虧損這個概念,我們現在整個地球都是計劃經濟了,哪還來什麼市場價格,自然就沒有了虧損。
隻要將各種儀器跟原材料的價格都定成一分錢,虧損就不見了。”“中年”領隊一本正經地扯起了某種奇怪的經濟學。
“可這不是自欺欺人嗎,飯堂的菜都還標注著價格呢!一分錢這價格誰會賣?”
“現在的交易不過是一個儀式,所有東西背後真正的買家都是係統,同時所有的賣家也都是係統。
從種糧的農民,到買糧的飯堂,再到吃飯的我們,沒有人會因為那個價格的變動而獲利,也沒有人會因為那個價格的變動而有所損失。
彆忘了我們是配給製的世界,貢獻點這個貨幣不過是一場遊戲!
……”
“請問你們私聊可以嗎?”同行的另一個教授製止了領隊沒完沒了的說教。
“……”
空氣突然安靜。
……
“之前是不用養,現在是連生的過程都省了……”過了好一會兒,新的吐槽才再次探出頭來,打破了尷尬的沉默。
由於整個道化社會的低欲望趨勢,還有家庭概念的解體,生育率一下子就跌到了極低的水平。
而經曆一輪長達十年改造的普通人類,壽命也被普遍延長到了二百出頭,讓社會一下子變成了“無生無死”的奇怪局麵。
一方麵沒人願意生,另一方麵又沒人到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