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失而複得(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4396 字 2024-03-13

之後幾天,沈溪去藥鋪幫忙的時候,總能看到惠娘對著丈夫的牌位和無字生位自言自語。

一個女人沒了丈夫,無人傾訴衷腸,隻能把死物當成是寄托,沈溪想想越發覺得惠娘可憐。

雖然官司完結了,惠娘最終贏了案子,但寧化的老百姓卻不買賬,藥鋪的生意一落千丈,甚至鄰裡間也有人說孫惠娘的怪話,都覺得她把夫家人趕走是想獨占丈夫留下來的產業,惠娘本就好麵子,聽到各種難以入耳的議論,她乾脆少出門或者不出門,每天太陽還未下山鋪子就關了。

轉眼到了七月底,已到秋收時節,周氏要回桃花村去幫忙,沈溪的學塾也難得地放假了。

本來周氏回鄉想帶著沈溪和林黛,但她又怕沈溪回去會被家裡人扣下,到時候哭天天不應哭地地不靈,把兒子的一生都耽誤了。所以周氏一咬牙,乾脆一人起行,連林黛也留了下來。

因為秋收的原因,原本就早出晚歸的沈明鈞更加忙碌了,甚至晚上都很少回來,家裡留下兩個小的,隻能暫時在惠娘那裡吃飯。

惠娘很熱情,經過之前的案子,兩家幾乎是親如一家。而且就算生意差了些,到底小有積蓄,哪怕三五年不開張也不至於讓她和陸曦兒餓肚子。

沒了老爹、老娘管束,沈溪平日裡空暇時間就多了,除了遵照周氏臨走時的交待每天教林黛寫字,其餘時候他就擺弄他的字畫,甚至把宣紙、筆墨以及做舊工具悉數搬到了家裡。

王陵之隻要不讀書就會跑來幫忙,無論沈溪需要什麼,王陵之總能找來。

這段時間,沈溪寫的幾出戲和《楊家將》的說本,在寧化縣甚至整個汀州府都出名了,老百姓收完秋糧,手頭有了閒錢,日子也有了空暇,開始想著方兒尋開心。

在這種情況下,城裡城外幾乎每天都有南戲班子開鑼,雖然大多數都是草台班子,戲本也全部是抄襲自彆人,缺漏的地方很多,但隨便一出戲就有大堆人捧場,百姓對於幾出新戲的熱情空前高漲。

除了南戲外,各家茶樓也幾乎被聽書的人擠爆了。

《楊家將》的說本從最初沈溪寫的二十回變成四十回,由於不斷有說書人東拚西湊,添油加醋,故事竟然逐漸飽滿起來,隻是不同說書人有不同的版本,普通百姓也不知道哪個是正宗,反正是哪出聽起來熱鬨便聽哪出。

就在寧化縣城一片欣欣向榮的時候,突然噩耗傳來,頓時令城內百姓失去了走街串巷的興致……廣東潮汕地區爆發了瘟疫,如今已經蔓延到了福建的漳州府,據說汀州府的永定和上杭等地都出現了疫情。

八月十五之前,本來沈明鈞要帶沈溪回鄉過中秋節,結果卻是周氏老早就從鄉下回來了,原來桃花村那邊也開始流傳嶺南地區爆發瘟疫,一收完糧食,周氏就趕緊回城來,怕瘟疫傳播開後進不得城。

消息剛剛傳開時,城內便不再允許從南邊來的行商進城,沒過幾天便城門緊閉,隻在早晚各開半個時辰,之後官府更是明令禁止百姓隨便外出,甚至派三班衙役在交通要衝和水陸碼頭設卡。

但就算是這樣,瘟疫還是不可避免地傳到了寧化縣。

城內每天都能傳出哪兒有人得了瘟疫,一傳染就是一個村甚至是一個鎮,雖然這其中謠傳的成分居多,但卻著著實實把大家夥兒嚇壞了。

因為瘟疫的事,學塾乾脆在秋收之後就沒再開課。城裡的店鋪少有開門營業的,裁縫鋪也不例外,周氏暫時失業了。

反倒是原本生意清淡的藥鋪,客人突然多了起來。

縣城到底比鄉村富庶,瘟疫爆發人人自危時,稍微有點兒家底的百姓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藥材會漲價,在積穀防饑買藥防病的思想下,什麼缺就先囤什麼,藥材一時間成為了緊俏物。

惠娘經營的藥鋪門麵不大,但當年陸少搏走南闖北,囤積的藥材可不少,沈溪看過,後院至少有三間屋子裡堆滿了各種藥材。

在這個緊急關頭,惠娘並沒有趁機漲價,當初什麼價格進的藥材,她隻是加上很少的利潤就賣了出去。

但就算是這樣,城裡的老百姓還是不喜歡到惠娘的藥鋪來買藥,這讓沈溪和惠娘都有些無可奈何。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