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設想並不複雜,就是再開設一個作坊,與原來的印刷作坊分開運營。印刷作坊負責印刷彩色年畫的半成品,再把半成品拿到新作坊進行二次加工,不但兩邊技術互相保密,新作坊的人最好也要跟舊作坊的師傅、工人沒有任何關係。
不過,如果兩個作坊都開在寧化縣城,要想斷絕兩邊的聯係是很困難的。
沈溪認為最好是能來個異地加工,初期分成兩個作坊,後期甚至每道工序都專門設立一個作坊,彼此之間隻負責一項,互不乾涉,這樣一來,競爭對手莫不清楚虛實,自然就達到保密的要求。
……
……
轉眼到了九月初,秋收到來,沈家仍舊是一家不合。
老大沈明文及妻兒把客棧當成是家,自然不會回鄉下幫忙,老幺沈明鈞和周氏做事也忙,抽身不得,連沈明有和老太太也都不回去,桃花村裡的田地就全部交給三房和四房的人做。
老太太自從上次帶沈明有到藥鋪後巷的院子,商量讓周氏去茶肆當掌櫃遭到拒絕後,便再就沒踏足幺房的門檻,老太太分明是在生周氏這個兒媳婦的氣。
到後麵惠娘印刷作坊紅火的事傳到老太太耳中,她自然不會想到,這印刷作坊名義上是惠娘的,但其實幕後的大股東是周氏。
茶肆的生意仍舊清淡,在裁撤夥計,給韓五爺等人降了工錢之後勉強維持著。
這段時間,藥鋪和印刷作坊也都風平浪靜,沒什麼波瀾,銀子賺得不少,但卻再不會有剛開始印刷連環畫時的暴利。
就在這時,府城的一封來信打破了寧靜。
信是直接送到藥鋪給周氏的,周氏不識字,隻好等下午沈溪放學回來交給他看。
沈溪看過信後,覺得這封信的意義非比尋常。
其實這算是一封“求助信”。
來信的是沈溪的姑姑,也是他玩伴楊文招的母親。
這是楊家第二次以楊沈氏的名義給周氏寫信,第一次是想找機會親近一下,畢竟同做藥鋪這行當,結識後彼此也有個照應。
設想好是好,但雙方本身並沒有生意來往,加上這邊藥鋪的掌櫃惠娘又是個女流之輩,不能到處走,這事也就擱置下來。
這次來信,沈溪的姑姑告之,楊家藥鋪經營不善麵臨倒閉。楊家欠下的外債不少,連基本的藥材都供應不上了,在苦無出路之際,想到沈家還有個人在寧化縣城的藥鋪當掌櫃,於是寫信求助。
來信中楊沈氏並未說及太多關於藥鋪的細節,隻是想讓周氏親自往府城去一趟商議,沈溪能從字裡行間感覺出來,楊家藥鋪已經非常危急,必須要得到外來資金投入才能解決問題。
楊家人之所以沒有親自到寧化縣城來,是擔心周氏在藥鋪裡占份額不多,沒什麼話語權,加上不太清楚藥鋪東家惠娘是否有跟他們合作的興趣。
沈溪從信中看到的不是楊家的無助,而是看到了今後擴張的方向。
如今不管是藥鋪還是印刷作坊,經營已經陷入瓶頸。寧化彈丸之地,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如果繼續窩在寧化縣發展,就算繼續贏利也是蠅頭小利,缺少蘇遮柒這樣有實力的商人,做什麼都會因市場太小而被掣肘。
但若生意做到汀州府去就不同了。
雖然比起福州、泉州來,汀州府城也不是很大,但市場規模卻比起寧化來擴大了數倍。汀州府城處在前往江西贛州的主要官道上,南來北往的客商明顯要比寧化多得多,到那裡做生意也更容易尋找到合作夥伴。
沈溪不敢怠慢,趕緊讓紅兒去把惠娘請回來。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