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客基本到齊,人介紹得差不多了,蘇通開始為眾人引介前來的兩位秀才。
這二人都屬於有為的年輕人,不到二十歲就考上秀才,雖然目前尚不是廩膳生員,一個才剛通過歲試增補為縣學增生,另一人則為縣學附生,但二人卻同時過了科試的選拔,可以參加下一屆的鄉試。
蘇通請這兩個秀才過來,目的是讓他們給學弟傳授應試經驗。
像一些考試的環節就不用講,二人講的主要是複習哪些書經,讀哪些文章,尤其是看哪些程文最有裨益。
文會一開始,隻有這二人說話,彆人都不搭話,有些書呆子已經匆忙研墨,拿起毛筆作起筆記來,顯然是把這兩個秀才的話當作金科玉律。
可問題是,院試在考試內容上,跟縣試和府試沒什麼本質不同,要複習的也不過就是四書五經,至於背程文,誰敢保證哪篇程文比彆的程文更有可能押中題目?
沈溪聽了一會兒,甚是無趣,倒是旁邊的吳省瑜麵帶笑容饒有興致地聽著。
等那二人介紹完經驗,吳省瑜不由笑著搖搖頭,輕聲道:“要是真有本事,何至於去年的鄉試碌碌無為?”
沈溪略微一愣。
看起來這吳省瑜誌向不小,人家二十歲前考中秀才,已是值得誇耀之事,他吳省瑜雖是年少成名,但畢竟還沒中秀才,現在居然就考慮起中舉人的事來了。
這年頭,想在二十歲之前中舉是非常困難的事,一省下來,分攤到每個府每屆最多不過一二人過關。但聽吳省瑜的口氣,他可以來年順利通過生員考試,翌年馬上可以中舉,十六歲就可成為舉人公一般。
學長的先進經驗介紹完,後麵就是文會所必備的項目,坐而論道。
但因有這兩個“高年級”的師兄在,在場的一眾童生都有些放不開手腳,無人敢出來開這個頭。
蘇通正要說話,卻是吳省瑜搶先開口:“在下以為,君子以品德立世,諸位以為如何?”
在場的人有的已經在偷笑,這麼淺顯的道理,還用論?君子不拿品德立世,難道拿棒槌?
蘇通笑道:“吳公子說的極是。”
吳省瑜笑了笑,難得有人搭茬,他也就順著說下去:“在下又聽聞,君子當守禮,這男女授受不親,諸位以為呢?”
吳省瑜的話鋒轉變得有些快,剛才還在說君子的品德問題,現在說及禮法,還提到“男女授受不親”,這必有下文。連那兩個秀才也好奇地看著吳省瑜,揣測他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吳省瑜續道:“若有女落水,君子立於岸,當如何?”
這下眾人終於知道論點是什麼了。
見到女人落到水裡,君子應不應該救的問題。
這是個很深刻的問題。
其實這問題,在《孟子》中已經論述過,連一代聖人孟子都曾特彆作論,探討了一下嫂子溺水,小叔子該不該救的問題。
“嫂溺,則援之以手乎?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這是孟子的原話,意思是,你嫂子落水之後,你不救就是豺狼,雖然有男女授受不親的道理在裡麵,可施加援手,是因為事急從權。
但自從程朱理學盛行之後,女子貞節大於一切,對這命題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明朝中葉之後,一些思想家所堅持的卻是就算你嫂子落水,也不能救,這才是真正守禮的君子。
孟子話說得容易,但聖人也沒討論過救完人之後的道德問題,你是把人救上來,人活了,關鍵是女人的名節當如何?若是你娘、你媳婦、你女兒,那什麼都好說,可問題是跟你沒有直係血緣關係的人,隻要你跟她有身體上的接觸,那以後你們算怎麼回事?
這就好像老娘和媳婦同時落水應該先救誰的問題一樣,這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但在這年頭,為了彰顯禮法,這些問題都要被堂而皇之拿來討論,並且從大德和小節諸多方麵給出結論,防止民間出現相類似的事官府無從判決。
比如先救媳婦還是老娘,官方的基調就是必須要先救娘,這是孝道,是大節,就連媳婦也要明白孝義才是第一位的,若兒子先救媳婦,就會受到道德的批判,甚至會被革除功名,下獄問罪。
現在吳省瑜的這個問題,更加偏激,一個不認識的女人落水了,你作為一個君子該如何做?
雖然這問題基本已有現成的答案,但在場之人,卻沒一個開口搭話,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見死不救那不是君子,可你救了,那就要違背社會道德。
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吳省瑜臉上掛著笑容,如果拿一般的命題來論,在他而言沒什麼意思。就是這種非常特彆的問題,才會產生非同一般的反響,也容易論出一些獨特的道理。
眾人不言,吳省瑜看著蘇通道:“蘇公子以為呢?”
蘇通麵色稍顯尷尬,心裡暗罵吳省瑜出難題,現在和和氣氣搞個文會,大家交流一下學問,你偏要起個這樣令人糾結的命題,這不是誠心與人為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