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本來想早點兒見到林黛,怎麼說也是小彆勝新婚,可再一想,連新婚都沒有,這勝又從何而來?
不過中午沒吃飯,沈溪肚子的確是餓了,便把包袱交給小廝,與蘇通一起往就近的酒肆而去。
“沈老弟,昨日國子學內發生一件事,你可有聽聞?”剛到酒肆,相對著坐下來,蘇通便迫不及待問道。
不用說就是江瑢下獄之事,沈溪身在國子監內,怎會比蘇通知道得晚呢?
沈溪道:“昨日刑部拿人時,我便在場。”
蘇通搖頭歎息:“看這事兒鬨的,今天京城都沸沸揚揚,你說堂堂的國子學生員,進言納諫何錯之有?竟落得如此下場,這是要阻塞言路啊……”
雖然江瑢彈劾內閣大學士純屬自不量力,但在輿論風潮中,還是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一個國子監學生不畏權貴,敢直言納諫,這是何等的勇氣?
而且在讀書人的思維中,一向是“言者無罪”,若因言而獲罪,這樣的朝廷就不值得擁戴。輿論普遍倒向了江瑢,這回倒是變相地給他揚了名,他相出風頭的目的總算是達到了。
沈溪喝了杯茶,不以為意地說道:“放心吧,用不了幾天就出來了。”
蘇通深以為然,笑著道:“我覺得也是,朝廷最多是小懲大誡,怎會真與士子為難?今年適逢會試年,京城的舉子愈發多了起來,若安撫不好,恐怕會出亂子。哦對了,沈老弟,你恐怕有所不知,在你進國子學這些日子,唐寅和徐經二人,簡直是把京城當作家裡的後花園,那個飛揚跋扈啊……”
高調,正是唐寅的性格,本來祝枝山宴請時,沈溪很有機會見到這位曆史名人,但適逢會試前,沈溪不想跟唐寅過早扯上關係。
若是落得跟唐寅一樣,半生都隻能寄情山水,那就跟沈溪進京的初衷相違背。這年頭,還是隻有做官才會有前途啊。
“什麼意思?”沈溪順著話頭問了一句。
蘇通歎道:“徐經和唐寅,又去程老侍郎家中拜訪了,回來後遍邀士子飲宴,在宴中高談闊論,說什麼程老侍郎欣賞他們的才學,還親自點評過他們的文章,譽為上等。嗨,這不是誠心要落天下士子的麵子,好像沒考他們就已經名列一甲,等著拿狀元榜眼了。”
“你也去了?”
“我才不去呢,本來以為這唐寅多有本事,能在人才濟濟的應天府鄉試中奪得魁首,誰知道他竟然是這等狂傲之徒,這種人還是莫結交為好。倒是有人說,或者朝廷會因此而改換禮部會試的主考……”
沈溪沒有搭腔,這個時候,還是保持沉默最重要。隨後,蘇通叫了幾個酒菜,親自給沈溪斟茶,又給沈溪講了這段時間在京城的見聞,主要是跟同來京城參加會試的舉人參加文會時的情況。
比如湖廣哪位考生德才兼備,或者餘姚的考生可能榜上有名,說著說著,蘇通突然提到一個沈溪聽說過名字的人,王守仁。
“……這王伯安兵法韜略甚是了得,若不知的,還以為是進京參加武會試的,卻說今年到京城參加武會試的人也有不少啊。”
明朝武舉因為一直沒有形成定規,所以不似文人的會試這麼正式。
但畢竟從弘治六年後,每六年舉行一次武舉的規矩已經沿襲下來,京師禮部文會試是在二月舉行,武會試就在三月,前後差了一個月。
相比文會試參加的舉人有近萬人之多,錄取的也會有三百人,武會試參加的人數就相形遜色了。
本身有武舉人功名在身之人就不多,但錄取的人數卻不少,這就令武進士並不是很值錢,很多人隻能在兵部掛個職,以後等著派官,但通常都是一輩子與官場無緣。
像江櫟唯這樣,中了武進士之後,在幾年內就能官至四五品的,那是少之又少。
快吃完飯時,蘇通又拿出一張文會的邀請函。
因為沈溪是福建鄉試的解元,很多人想見識一下沈溪的才學,以判斷這位福建鄉試解元是否有高中狀元之可能,邀請沈溪赴文會的人很多。
但之前沈溪要麼深居簡出,要麼入太學讀書,沒時間出來參加文會,成為去年各省鄉試解元中最少出來露麵同時也是最神秘的一位。
“沈老弟,我知道你苦心做學問,但這個文會你卻不得不參加,都是一些我新近結交到的好友,才學奇佳,又邀請了翰林前來點評文章。”蘇通怕沈溪又要借故推辭,隻好用懇求的口吻道。
“行吧。”
沈溪隨口應了一句,便把請柬揣進懷裡,反正距離蘇通所說的文會還有兩天時間,到時候再想辦法推脫便是。
沈溪與蘇通一同返回東升客棧,還沒到客棧門口,就見許多人聚集在一塊兒,人群中不時發出叫好聲,裡麵“呼呼呼”破風聲傳來,好像有人在耍把式。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