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一臉嚴肅地奏請:“陛下,老臣以為韃靼屢屢犯邊,邊軍固守不出,有損我大明威儀,不若令另選賢能巡撫三邊。”
大明朝“三邊”,說的是寧夏、甘肅和延綏,這也是大明北關防守韃靼和瓦剌重中之重,因為此時後金尚未崛起,大明把主要防備方向放在三邊上,從弘治十年開始,以王越為第一任三邊總督。
朱祐樘聽到這話,雖然讚同,但心裡卻發愁……讓誰去當三邊總督,這可是個棘手的問題。
說是北關將士固守不出有損大明威儀,可這卻是皇帝默許、朝廷縱容的結果,因為在大明君臣心中,都不希望打這場仗,最好韃靼人能跟以前一樣老老實實向朝廷朝貢,就算不來朝貢,你彆來找事就行了,大家和睦相處,邊關給你們開設有通商之地,讓你們得到草原上沒有的貨物,彼此相安無事就好。
可韃靼人就是“不聽話”,這也是達延部崛起後,韃靼人愈發強大,他們對於內部的整合已經不感興趣,反倒對搶中原人越來越有心得。
尤其是那個火篩,簡直是沒事找事的代表,你領兵出來,不怕被達延部的達延汗端了你的老巢?
朱祐樘問道:“先生可有中意人選?”
劉健看了馬文升一眼,沒有說話,但意思很明顯,兵部尚書馬文升就很合適。
馬文升在西北帶兵多年,這才剛回來沒兩年,你要說老了,可身子骨看上去還可以,最起碼是有威望,就算把人擺在那兒,也足以讓三軍將士振奮,令韃靼人聞風喪膽。
劉健沒直說,倒是張懋道:“陛下,老臣本應主動請纓,不過如今老臣年老昏聵,怕是不能勝任此任。”
不能勝任你還站出來說事,這不是搗亂嗎?
所有人都冒出這個念頭,不過既然是張懋說的,就算心裡有想法,也不能瞎說,因為這可是大明執掌兵權的英國公。
其實聰明人一聽明白了,張懋站出來是變相是給馬文升說好話……張懋今年才六十歲,就已經自稱“年老”,馬尚書今年可七十四歲高齡了,你這是非要讓人死在邊疆才甘心,是嗎?
馬文升不想出來請纓也是這個原因,不是馬文升不想為國效力,實在是他這把年歲已經有心無力,留在京中天天上朝看起來還挺好,可沒人知道他下朝回到家,拿著書本想看看手都直打哆嗦,去邊疆分明是要幫倒忙。
張懋說自己不合適,馬文升又年邁,那誰去合適?
這時候必須要找一個既德高望重,而且懂得兵法韜略,最好善於騎射、在軍中也有一定威望的人……
自然而然地,很多人都把目光往劉大夏身上瞄,馬文升年老,你劉大夏年輕啊,你才六十四歲可謂正當年,想當年馬文升去邊疆時都已經六十六了,既然馬文升能六十六歲征戰西域收複哈密,你六十四歲應該沒問題吧?
被眾人目光打量的劉大夏,上去推辭也不是,在那兒杵著當作什麼都不知道也不是。
本來劉大夏習慣了幫弘治皇帝做一些欽命的差事,這些年他可做了不少,宣府他又不是第一次去,頭幾年他還去治理過軍餉,清查戶部的虧空大案。可現如今,他也知道自己身體大不如前,而且論兵法韜略,他跟馬文升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馬文升是正正經經領兵打仗,而他最多是跑腿的智囊,讓他去調兵遣將,他自問沒那自信。
最後還是朱祐樘為他的臣子解了圍:“根據最新奏報,韃靼人已經於日前撤去,想來來年開春前不會再有戰事,若將火炮送到邊軍手上,再有韃靼侵犯,也毋須太過擔憂,此事暫且不議。”
在場的大臣臉色都很難看。
本來說是商討圍場狩獵之事,後來又說找人巡撫三邊,都因為一個問題而令場麵尷尬……這滿大殿,除了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那是一個比一個老邁,都是一堆半身入土的老家夥,站在皇宮大殿內侃侃而談尚可,真要派他們去做點兒什麼事,那可真要了他們的老命。
唯一歲數和身體合適的張氏兄弟,又是徒有其名的外戚,連圍場狩獵都要主動靠後的人物,指望他們上陣殺敵,為國效力,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謝遷看氣氛有些凝重,趕緊奏稟:“陛下,老臣之前所提,關於火炮之事……”
為了表示自己沒有例外,謝遷趕緊自稱“老臣”,既然那些沉重的問題不好商量,我們還是繼續之前的話題,討論一下佛郎機炮的問題。
剛才倪嶽還對謝遷不滿,現在再看謝遷就順眼多了。
朝堂上有個能說會道、善於打破僵局、圓場的“尤侃侃”,其實也是挺不錯的事,至少在弘治皇帝跟大臣互相對峙不言不語的時候,需要有個人出來把氣氛緩和。
隻是再想想,這滿大殿老臣,看著也讓人發愁啊!
************
ps:第一更到!
上個月天子更新了五十六萬字,這個月事情多,目標定為四十五萬,平均每天大約是一萬五千字,請大家監督!
天子自問是個勤奮的人,希望能打動大家,把你們至關重要的月票砸給《寒門狀元》!
泣血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