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6154 字 10個月前

沈溪本要質問是誰泄露的風聲,結果這人一通呼喝,圍觀百姓知道眼前這少年郎居然是督撫大人,民見官,頓時驛館外跪倒一片。

沈溪到廣州府本來是個秘密,現在經此一張揚,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傳遍廣州城。

那漢子繼續聲淚俱下:“沈大人,您不知道我們廣東百姓的苦啊……近來匪寇猖獗,百姓民不聊生,我等商賈出海,未及數裡便被人劫持,若非草民拚死搏殺,根本就無法回來跟大人申冤。沿海百姓都盼著您這位青天大老爺為我等百姓做主啊!”

他身後的人跟著磕頭:“是啊,求大人做主。”

在他們的引領下,官驛前麵跪在地上的百姓,齊齊央求沈溪做主,場麵宏大,就好像是萬民請願一般。

沈溪對於這漢子說的什麼遇到盜匪,拚死搏殺才逃命來的事壓根兒就不信,分明又是地方官府搞的鬼,布政使司是幕後指使者的可能最大,也不排除是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找的人。

或許這幾個人根本就是與倭寇暗中勾連,故意給他施壓,逼得他必須儘快作出一點“政績”,向朝廷交待。

身為三省督撫,處理剿匪事務越是急迫,越是容易犯錯。

匪寇說是在海上,但其實各自有小島或者岸邊的據點,沈溪沒有準備,匆忙帶兵圍剿,能有什麼好下場?

到頭來必須跟地方官府狼狽為奸,作出一副已經剿匪成功的假象。到那個時候,就不是剿匪了,而是為了跟朝廷交待,不得不謊報戰功,以撈取政績。

如此一來,沈溪這個督撫,反倒要受到地方控製。

沈溪抬起雙手:“本官本為東宮講師,履任地方為的便是平息匪寇,如今沿海之地匪寇猖獗,本官深感焦慮。來人啊,去南海縣衙給本官借個公堂,本官要親自督辦此案,定不能讓我大明百姓被匪寇洗劫而無處申冤!”

來告狀的漢子一聽傻眼了,你的衙所在梧州,居然要在廣州府“借”公堂審案?你這是唱的哪出?

不是說好了隻要我們申冤,把百姓的情緒鼓動一下,就可以回去了?

馬九喝道:“得令!你們,起來隨我到南海縣衙!”

賊眉鼠眼的漢子當即被人縛住雙手反剪背後,他連忙叫道:“沈大人,我們是來申冤的,不是犯人哪。”

沈溪道:“這位鄉民,請不要誤解,沒人當你是囚犯,但為了鼎證匪寇罪行,諸位可都是證人。若本官捉拿行凶的匪寇來,少了諸位當人證,豈不令賊寇逍遙法外?諸位鄉親,你們說是不是?”

百姓哪裡懂這些,都是隨大流。

不過聽沈溪說的合情合理,這些人來狀告匪寇劫持他們的貨船,現在官府“請”他們回去當“證人”,沒什麼不妥。

但變相來說,這些“證人”需要在牢房裡待上幾天,何時抓到匪寇何時才會放他們回去,如果抓的不是劫持他們的那批,他們還要繼續在牢房裡等著。

你們不是犯人,但暫時需要被衙門看管,形同犯人!

“督撫大人,我們冤枉啊!”

這些來告狀的人顯然明白沈溪的花頭,這年頭老百姓都知道官司不好打,被告可能不用坐牢,告狀的人倒先要進牢房裡住幾天。如果遇到民告官的事,那就更慘,當官的有權有勢,有各種方法能整到你家破人亡。

這些人明顯低估了沈溪為官處事的手段。沈溪笑道:“諸位先到南海縣衙稍候,本官這就過去為你們申冤做主!”

讓人把這些前來鬨事的家夥送去南海縣衙,沈溪抬手道:“諸位鄉親放心,本官到地方之後,一定會為老百姓福祉考慮,絕不會讓匪寇逍遙法外,諸位請回吧。”

百姓沒熱鬨可瞧,各自起來散去。

沈溪進到驛館內,唐寅從照壁後出現:“沈中丞好手段,將人押去縣衙,這是準備將他們當成囚犯對待?”

沈溪反問:“本官何時有說過他們是囚犯?”

唐寅因為昨日被迷暈的事感到窩火,但想到有人要利用他來坑害沈溪,若非沈溪及時派人相救,他指不定會出何等意外,當下神色尷尬地問道:“沈中丞準備如何審理此案?”

沈溪道:“本官意見無關緊要,圖窮匕見,總會有人跳出來現身說法……不信,咱們走著瞧!”

他昨晚沒回來,原本打算送謝韻兒出城,現在已然跟布政使司衙門扯破臉皮,若將謝韻兒等女眷送出城時被人跟蹤,反倒可能被人劫持,到時候束手束腳不說,還會被布政使司推到倭寇身上。

現在城裡驛館暫時還是安全的,布政使司的人再混蛋,也不敢到驛館這樣的官方所在來實施綁架,至於會不會來一次“放火燒人”的伎倆,那就難說了。

“為本官更衣,本官要親自往南海縣衙走一趟!審理此案!”沈溪這會兒穿的是便裝,他要換上大紅的官服,好好逞一把正三品督撫大員的威風。

************

ps:等下還有一章,請大家多多支持,越是困難的時候,天子越離不開大家的幫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