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5634 字 10個月前

簡直是胡說八道,吹牛吹到沒邊了,你怎麼不說畝產一萬斤?我華夏地大物博,佛郎機人是番邦,哪裡來的高產作物?

不過有些官員卻皺起了眉頭,他們門路很廣,之前就聽說一些事情,比如沈溪在驛館後院栽種兩種奇怪的東西,聽驛館的人說,才三四個月,那作物便已成熟,聽說產量非常驚人,不到兩分田,就出產兩三百斤糧食,因為來年要擴大栽種麵積,連都指揮使李徹都在為沈溪尋找良田。

有心人心情激動,趕緊往下看,沈溪在信中將他的目的表明,由於來年要北上平寇,再加上平日公務繁忙,一個人能力有限,怕耽誤皇差,所以他想找人幫忙,一同栽培這種作物,如果有成果的話,會在給皇帝的上奏中提到這些官員的功勞,讓朝廷酌情嘉獎,就算朝廷的獎勵無法下來,沈溪也會承蒙恩情,將來有所回報。

沈溪說明,木匣中就是其中一種作物的種子,名字叫做番薯,等天氣暖和點兒就可以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種在泥土裡,隻要好生照看,過幾天就能發芽,可以先在後院小範圍嘗試一下,等開春後再多種一些,發芽長成藤蔓之後,再將藤蔓分批次栽種,一年之內就可以把一顆種苗栽種成一畝地。

沈溪表示他能說的就這麼多,誰有成果的話,就向他彙報,一一記錄功勞。

信要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裡麵的內容卻讓官員們看了之後心態各異。

到督撫衙門赴宴的官員,大部分是想巴結沈溪這個朝廷新貴,主要是知道沈溪立下大功,頭上有著翰林侍講、東宮講官和日講官的光環,將來回朝後指不定就是六部部堂,或者內閣儲相,本來以他們的身份,給沈溪送禮是拉近關係的最好辦法,但沈溪不收禮,正在苦惱時,沈溪竟主動示好,給他們一個投靠的絕佳機會。

種番薯。

種得好,沈溪會為他們向朝廷請封,就算朝廷不嘉獎,沈溪也會記住名字。這個“記住”,主要的意思是當作自己人,若將來沈溪真的成為六部部堂或者內閣大學士,自然會予以提拔重用。

與宴還有一類人,他們對沈溪極其惱恨,隻是被沈溪權勢所迫,不得不出席。

這樣的人多半官職不低,不需要沈溪給他們請功提拔,背後或許也有靠山不需要投靠,他們看到沈溪的信後,不屑地丟到一邊。

想用這點小伎倆來騙人?我就不想要功勞,不願跟你站在一邊,你能把我怎麼著?

可再轉念又一想,不對啊,這會不會是陰謀?

給所有人一封信一根番薯,讓我們回去種,種好了自然好說話,如果種得不好,回頭跟朝廷舉報,說我欺君罔上,把珍貴的番薯種子給糟蹋了,要治我的罪,那該怎麼辦?

這種也不是,丟了也不是,簡直是要人命啊!

官員做事都會先考慮利害,無論是希望向沈溪靠攏的,還是對其不屑一顧的,隻要是參加沈溪這次宴會的人,都對種番薯抱著嚴謹的態度對待。

沈溪作為皇帝親自委任的三省督撫,身負重任,種番薯是皇命哪裡敢輕易拿出來開玩笑?無論如何都得慎重對待!

這些文官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把地瓜放好,有心急的,當天就請有經驗的老農到府中種植番薯,雖然是小冰河期的冬天,但嶺南氣溫很少有長期處於冰點下的,隻需要通過覆蓋稻草、建溫室暖屋亦或者找溫泉附近的土地栽種等方式,育出幾棵種苗還是可以的。

要立功,一定要快,如果跟彆人一樣等開春以後再種,那時可能已經大規模推廣了,誰稀罕你那點兒種苗?

凡事最怕的就是有心人,尤其是對官場有野心的人,難得遇到一個巴結上司的機會,肯定要不遺餘力。

沈溪隻是送了那些文官一人一個地瓜,就比送任何金銀珠寶都管用!此時沈溪心中無比得意,那些盯著我的禦史言官,你們有本事就去告我行賄啊,你倒是說說,本官送他們一人一個地瓜,算哪門子行賄?

說出去也不怕笑掉人的大牙!

但沈溪又真的是“行賄”,他送出去的是在大明大規模栽培推廣番薯的功勞,也是名留青史的機會。

就算這些人不能名留青史,沈溪也可以通過這件事來收攏人心,既然一任督撫要乾三年,如今還有兩年半的任期,不能再讓三司衙門的人牽著鼻子走,他要把地方官牢牢地拉攏在身邊,為己所用。

接下來沈溪要在粵省地方布置一係列文政、軍政的措施,需要地方官大力支持,眼下隻是收攏廣州府周邊的文官武將,接下來他還要收攏粵閩桂所有的文官武將,打造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

************

ps:第一更!

今天嘗試恢複三更,天子求訂閱和月票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