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1 / 2)

寒門狀元 天子 5181 字 10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寒門狀元最新章節!

進入二月,廣東地麵氣溫快速回暖,沈溪開始小規模種植玉米和番薯。

驛館後院的小花園仍舊作為試驗田之一,同時在城北西校場北麵靠近城牆的越秀山山腳下找了幾片菜地進行耕作。

這片菜地屬於西校場的一部分,田壟附近有越秀山上流淌下來的甘泉流過,再加上有附近的茅廁提供肥料,之前由管理校場的軍戶打理,種植一些時令蔬菜供軍隊自己使用,現在都司衙門將其貢獻給沈溪種植新作物。

沈溪不敢把試驗田放在城外,若被人破壞,那他的心血就要付諸東流,所以麵對都司衙門的好意,他沒有拒絕,直接采取了拿來主義。

沈溪準備一年內兩次收獲,這樣來年就能在廣州府周邊推廣上千畝地,三五年內可以推廣到閩粵桂三省。

沈溪信心十足,這兩種作物不但產量高,還有一點就是耐寒、耐旱,隻要精心照料,產量想必喜人。

出征前,沈溪這個三省督撫成為了一個農夫,每天扛鋤頭的時間比拿筆杆子的時間多多了,無論是太陽天還是刮風下雨,他都戴著鬥笠蓑衣,進出驛館後院,彆人見到都嘖嘖稱奇,正三品的農夫,大明頭一號。

沈溪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對他來說,十七八歲正是身體定型的時候,多鍛煉一下有好處。百無一用是書生,偶爾體驗下農民的生活也挺不錯,況且主要的力氣活還由彆人來做,他隻負責一些輕快的活,種植好後鬆土和除草這些田間日常管理,則由校場的軍戶負責。

沈溪小心栽培番薯和玉米,廣州府的官員也在暗中較勁兒……他們重金請來有經驗的農夫,將沈溪作為禮物送給他們的番薯,切成小塊種到田裡,十幾天左右便出芽,逐漸成長,再根據沈溪所說的方法,將莖葉進行轉栽,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一塊地瓜就已經衍生出小半片菜地。

這讓官員們喜出望外,看得出來沈溪給他們的是一種繁殖性很強的作物,但他們還沒見到成熟的果實,暫且不知產量如何,不過有些地方官開始用他們栽培的番薯苗,在廣州府境內小規模推廣,種植麵積加起來可比起沈溪的試驗田大多了。

這有賴於番薯藤蔓繁殖很快,隻要成活,即可一變二,二變四,呈幾何速度擴散,而這些地方官為了巴結沈溪,一味求快,帶著揠苗助長的意思。

有的官員種出一點成果,就開始向沈溪邀功,沈溪還會酌情給予表揚。按照現在推廣的速度,可能今年第二茬的時候,番薯就會擴散到整個廣州府。

玉米的種植需要按部就班,沈溪不會為了數量而不要質量,精耕細作,避免玉米減產或者絕收。

除了種玉米和番薯,沈溪每天都會寫和看公文。

三省和京師、南京來往的公文不少,督撫衙門這邊都會有一份謄錄……這些公文大多不是專門針對督撫衙門,而是關於地方行政。

沈溪過目不忘,公文看過就不會忘記。

地方上這幾年災荒或者豐收,再是民夫、丁役等情況,要做到心裡有數,根據地方跟朝廷報的,再找人到地方官府調查一下詳細情況,看看有多少貓膩,朝廷可以被蒙混,但本督撫眼睛裡揉不得沙子,想在我治下當官,就要老老實實講規矩,否則彆說我直接上疏來彈劾你的過失,令你三年的考核過不去!

在張居正提出官員“考成法”之前,大明的地方官是三年一次“大計”,也就是俗稱的“外察”。

州、縣每月一考察,上報於府。

府考察,每年一報,報告於布政使司。

每三年,巡撫、按察使司通核官員事狀,造冊具報吏部,以為外官考察憑據。

外察的過錯共分八等:一貪,二酷,三浮躁,四不及,五老,六病,七罷,八不謹。

罪責也是從高到低,有充軍、為民、降調、致仕等。

外官每三年入朝朝覲一次,到時他們外察的成績會隨之公布,負責統籌外察的衙門是吏部和都察院。

沈溪作為三省督撫,跟布政使司衙門一樣,是對地方官外察有直接管轄權的衙門,沈溪一言可以定這些人地方為政的得失,所以地方官就算之前屈從於布政使司衙門要與督撫為敵,但始終不敢撕破臉皮,就是怕沈溪在他們的考績上動手腳。

跟沈溪這個“管官”的大官鬥,純屬給自己找麻煩,若非沈溪不貪,光是沈溪這樣一個督撫,每年逢年過節所拿的孝敬就比他的俸祿要多上幾十甚至上百倍。

現在沈溪不但不收禮,還往外送“功勞”,地方官不由要在心裡琢磨一下,到底是跟沈溪“狼狽為奸”好,還是繼續對著乾,最後鬨一個慘淡收場。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