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到粵省前,製定一整套治軍計劃,但到粵省見到這群一輩子連軍服都沒做過第二套的官兵,頓時感覺有力無處使。
人家出來打仗,想的是賺些錢回去,頓頓有肉吃,身邊有女人暖被窩,有孩子供他們喝醉酒時打罵,你偏偏強行灌輸一些不屬於這時代的理念,誰有興趣聽你那套?
孫熙年、張琦麟等幾個相對有點兒戰鬥素養的軍將,在中軍大帳內苦著臉問道:“大人,明天到底能不能搶?”
“搶不搶,真的很重要嗎?”沈溪冷著臉問道。
孫熙年道:“大人是文官,且是狀元出身,但這下麵士卒一輩子是兵那世世代代就都是兵,您要是不讓他們搶,就怕他們鬨情緒不肯賣力,到時候南澳島可能就打不下來了。”
在這個問題上,沈溪不得不做一些妥協:“這樣吧,傳令三軍,明日不得有**之事發生,違令者斬。至於財貨,以百戶為一營,各營所得暫時記錄到同一個賬目上,最後軍功厘定便以營為基礎!”
既然不能杜絕士兵在戰場上搶掠,那就隻能禁製官兵做**之事,讓士兵明白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以百戶所為單位的好處,是讓士兵以百戶所的榮耀為自己的榮耀,一百多人為一個利益整體,彼此休戚相關,在戰場上能互幫互助。
“營所獲財貨,一律上繳五成,若意外發現埋藏地下的錢庫,本官會酌情獎賞……剩下五成由營中官兵平分,人人都有!至於小旗以上,由中軍犒賞,斬首、俘虜賊寇者另計。營內每折損一人,分得財貨減一成,重傷一人減半成,有官兵被俘或逃亡,所得財貨全數充公!失蹤按逃亡計!”
沈溪先給官兵搶回來的東西厘定一個上繳數量,看起來似乎很苛刻居然要交出五成,但有個好處,就是高級將官不參與分配,也就意味著士兵有一個算一個,搶十兩銀子回來能拿出五兩來平分。
不能逞個人英雄主義,百戶所內官兵基本是同鄉,很多是多年老友,他們不好意思私藏,私藏後容易被人發現舉報,因為這是營內所有人共有的財富。
沈溪製定懲罰製度,一個百戶所,死一個人或者重傷兩個人,要上繳的財貨就要多一成,那死五個人或者傷十個,所有官兵就等於白忙活了。
此外,沈溪還設立一刀切的製度,就是有一個活口被賊寇俘虜,或者百戶所內有一名逃兵,那整個百戶所就要喝西北風,搶再多也是彆人的。
如此一來,就需要通力合作,就算麵前有一萬兩銀子,你也要先考慮周圍戰友的死活,不然搶了也白搶,那是給他人做嫁衣裳。
沈溪此舉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建立榮辱意識,你一個人怕死不要緊,跑了之後連帶整個百戶所的人都要背黑鍋分不到戰利品,你不想回到家裡被同鄉人戳脊梁骨,就老老實實在軍中效命。
在這種地域狹窄的海島上與賊寇交戰,沈溪覺得以百戶所為單位很合適,因為全島賊軍數量充其量也就七八百,以百戶所為單位,足以能應付突發情況。
若是遇上大規模交戰,沈溪就要把這種“連保連坐”製度單位擴大為千戶所,再將可以犧牲和受傷的將士人數上調,同時繼續加強對降兵和逃兵的處罰,那戰鬥力想必會提升很多。
這條製度尚屬第一次在軍中施行,是沈溪臨時想出來的,以百戶所為單位,也有試行的意思,讓官兵們嘗試做事時先考慮戰友。
遇到困難時即便不相信戰友的義氣,也要相信為了利益袍澤會主動施加援手,陣前官兵的戰鬥力會隨之提升。
沈溪於此時提出這種連坐製度,主要是想改變軍中官兵懶散、驕縱、怕死的做派,至於是否能行之有效尚需觀察,但他相信這一套如果能在軍中嚴格執行的話,會對三軍戰鬥力提升有幫助。
士兵搶到財貨,就算要折半,也不怕被將官克扣,因為折半有定數而克扣無定數。
士兵就算搶得少,也不用擔心無錢財可分而鋌而走險或者當逃兵,因為還有同營的人幫著搶。
搶的多的會成為英雄,獲得軍人的榮耀,可以逐漸在軍中獲得話語權,擁有優先晉升的機會,而搶的少的就說明沒腦子,會被人厭棄,知恥而後勇。
如果單純是搶得少的,也不怕,因為被抽上去的五成的稅賦,是留給那些殺敵有功人員,就算一文錢都不搶,能多砍幾個腦袋,多俘獲幾個賊寇,賺的比那些負責搶掠的人還要多。
“大人,您說的這些太過複雜,能否……再說一遍?”
孫熙年聽了半天沒聽懂,隻好開口相問。
沈溪道:“不勞你們傳達,等下將營中所有千戶和百戶,全部召集到中軍大帳來,本官親自對他們敘述傳達。”
“明日之戰,便照此執行!”(。)